驻马店户外 | ZMDHW.COM

标题: 有关刹车 [打印本页]

作者: skidy    时间: 2008-10-20 01:54
标题: 有关刹车
原帖http://www.doyouhike.net/forum/cycling/digest/200018,0,0,0.html

煞車時會運用到兩項摩擦力:1. 煞車器與輪圈間之磨擦力、2. 輪胎皮與地面之摩擦力。
  
煞車時有兩項非常重要的技巧:
  
1. 緊急剎車時須將重心往後輪移動。由於慣性作用,減速時約70%的重心會經由前剎的作動移置於前輪。因此前剎的減速功能比後剎重要。但請特別小心:只煞前剎時,切勿猛然用力,否則會當場連車帶人演出〝前滾翻〞。煞車一定要養成〝前後同時煞〞的習慣。
  
2. 摩擦力最大時是〝最大靜摩擦〞,一但輪胎鎖死開始在地上滑動,制動力會急速下降,且影響操控性。惡劣狀況下,應使用〝點煞〞的技巧:快節奏的一鬆一放……人工ABS。這是平日就需要練習的。
  
有一項基本原理得先說明:煞車是利用摩擦力對抗輪胎的轉動力矩,而力矩=施力大小 x 力臂長度。因此,一般來說,煞車作用的點距離輪軸越遠 ( 有比較長的力臂 ),通常煞車效果越好。
  
開始上圖了:

a

  
b

  
c

  
d

  

  




  
h

  
i

Shimano 技術手冊中,對油壓式碟煞的使用說明:( pdf 檔案 )
http://www.shimano-china.com/publish/content/china/zh/cycling/tech_center/jishushu/brake_hon.MainContentPar.0024.File.tmp/8CM0B..pdf










==========================


自行车的制动的分类:
  
按制动力的作用点来分:
A:刹轮圈类,包括吊刹、V刹、夹刹等。这类刹车共有的优点是重量轻、
    价格便宜、调整容易等,缺点是会受雨水、泥浆等影响,伤轮圈;
B:刹轴类,包括抱闸(带式刹车)、涨闸(鼓式刹车)、碟式制动、
    罗拉刹车、倒刹等。这类刹车的优缺点与上一类相反。
  
按操纵制动的力的传递方式来分:
A:拉杆式。经典设计,稳定可靠,重量重。前述“外拉式制动”采用;
B:拉线式。今天最常见的一种传动方式;
C:液压式。油碟、轮圈刹使用。特点是可靠、传动灵敏、手感极佳。
  
按磨擦材料分:
A:橡胶与铝。刹轮圈类型的制动装置都属这一类。特点是手感较软,静止摩
    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差别较大。刹车皮的选择很重要。橡胶本来有抛光作用。
    一块好的刹车皮可使轮圈越用越光滑。
B:刹车皮与钢。包括抱闸(带式刹车)、涨闸(鼓式刹车)。这类制动的特点
    与上一类相反,手感硬朗(实际上由于传动装置的原因手感并不硬),雨水
    进入刹车内会引起性能下降。
C:金属烧结物与钢。就是碟刹。特点与A类相反,而且不受雨水影响,寿命长。
D:钢与钢。就是罗拉刹车。特点是体积小,成品往往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寿命长。
   倒刹的结构小工不清楚。看它体积这么小估计也属这一类。




++++++++++++++++++++++++++++++++++++++++++++++
chinabike相关讨论  (22楼说的比较切合实际)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0&ID=38152&page=1
刹和碟刹的对比结果
V刹:
价格.相对低廉,某些特殊制造的除外;
重量.相对轻,配合V刹边强化后的车圈,仍然会相对轻一些;
性能.容易调节和使用。但是受雨水、泥沙等覆盖、包卷的影响较大,对于大强度越野行为不能提供足够的制动力,抱死临界域窄。

碟刹:
价格.昂贵,其中优质油碟均在千元以上
重量.相对重,虽然有车圈轻量化的优势,但是综合而言,相对较重;
性能.安装、调试比较复杂,但是磨合后工作相当稳定,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制动力强劲,适合所有条件的骑行,抱死临界域宽。




价格:其实许多高端的v刹甚至超过一些廉价的碟刹,不过整体价格水平还是要低于碟刹的,某些碟刹尤其是一些特新超轻款的碟刹,价格还是相当惊人的。
重量:相对轻,有个别的如starbike的油压v刹和马古拉hs33重量会超过某些超轻碟刹,带有随动平衡机构的一些v刹重量也很重,所以如果选择错误,v刹系统的车一样不会比碟刹系统有很大轻量的优势,另外超轻v刹圈通常会做到415克左右,而一些超轻碟刹圈可以做到390克左右,但是这里的重量优势相比碟盘来说是不大的。
环境对性能影响:在晴天,两种刹车机构的性能都相对出色,在雨天,碟刹的效力下降的没有v刹那么严重,而对泥浆污染上,碟刹要明显的优势于v刹系统,几乎不受到影响,对于油污的污染,对碟刹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让刹车力下降百分60之多,不过只要做好清洁工作,一边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安装:v刹相对的容易调整,且和圈的距离容许度更大,某些线碟如avid,也具有相当好的可调整性,但是大多数油碟由于油缸动作范围小,所以调整相对困难,对碟刹支撑座的水平,以及后花鼓的水平摆动都有非常苛刻的要求。
后期维护:v刹可以较容易的实现线管线路的维护更换,线碟类似v刹,油碟由于活塞动作后会产生铝脱落,脱落后受氧化会变化成高硬度的研磨物氧化铝,所以需要根据使用频繁程度进行不定期的换油,且换入的油必须和原来采用类似的油料,dot3-dot4-矿物刹车油都不可随意的换用,否则会容易发生漏油,清洁原来油管也必须有高压吹出旧油和油渣。
意外情况:v刹系统会因为外圈受损而导致赖保,碟刹系统也会因为碟片受损而导致损坏,情形相当,不过v刹会相对快速的放开刹车,以继续余下的骑行,碟刹则较难中途进行处理,v刹采用质量相对好的线时是不容易发生断线的问题,且现在15元一套的刹车线就已经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了,原因是现代的v刹系统更加灵敏,不需要过大力量的猛刹,当然有些错误的使用和使用过劣质的刹车线也会导致线路崩断,碟刹在线路受刮碰时会相对的脆弱,个别高级碟刹虽然采用较好的防拉扯外线,但是油管接头一样在刮碰后是容易发生漏油的。
制动效果:v刹有较高的抱死力,容易在高速弯道上因为力度掌握不好而发生侧滑,碟刹由轮轴靠中心点制动,相对抱死力没有v刹大,抱死与不抱死的临界比较宽,相对弯道上容易控制,不过也是需要一定刹车经验,许多使用碟刹的人一样在泥路高速越野时频频的打滑翻出,原因就是个人控制水平太差。
总节:两个刹车分别有自己的优势所在,v刹轻量,便宜,容易保养维护,碟刹制动性好,恶劣天候和环境对刹车性能影响力小,因为这两种刹车的不同特点,所以它们也各有各的适合,比如v刹适合用于打造极轻量用于耐力长距离越野的山地车,而碟刹更适合用于复杂越野环境下较高速的山地车使用,旅行车介于维护,轻量的考虑,也因为后货架安装位置和碟马有严重冲突,所以也更适合使用v刹系统。
作者: sopzf    时间: 2008-10-20 14:12
V刹得最轻是 64g + 99gx2
作者: skidy    时间: 2008-11-28 02:16
标题: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cycling/digest/6/100233,0,0,0.html
在不同地形正确使用煞车是展现操控力和自信的重要指标,如何使用煞车来控制速度是一项微妙的技术,我们试着来讲解一下:
  
当前后任一个煞车作用时,因为惯性的关系会在单车的前端产生一个下压力,前轮的抓地力因而增加,后轮抓地力反之降低。所以前轮是制动的主要力量,而许多人害怕使用前煞则是因为没有正确把重心向后移,要避免翻车且增加制动力就必须把重心往后移。
  
这个练习是学习如何最大化煞车制动力,从起点开始滑下来先不煞车,直到煞车点开始。首先试后煞车,同样用最大的力道,你可以先试着正常姿势,藉由屁股离开坐垫往后移,找出最大的制动力。
  
我们会发现,后煞车很难减速,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很难把整个重心转移到后轮之后,所以要尽可能把重心往后移才可以得到后轮最大的制动力。然后试着调整煞车力道,最好的制动力发生在轮胎即将死锁但还在转动的时候。
  
接下来只用前煞车,前煞车是减速以保持操控的最佳武器,但你必须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它,你越用力拉前煞车把手就必须越把重心往后移,不能死死的一直拉住煞车把手而必须调整力道使得前轮不至于死锁,才可以保持抓地力和操控性,当前轮有打滑迹象时必须扶直。好,很明显的,前煞车比较快可以煞住,因为所有的重量都在前轮的后面,惯性产生的下压力迫使前轮更吃进土里面而得到巨大的制动力,但同时前轮也变得很难操控。刚刚发生在Kent身上的就是因为他前轮稍微转向一边然后跟着倾向一边,打滑之后就没办法平衡而摔车。所以做这练习时要保持直线不要转弯。然后,再试着前后煞车一起使用,配合重心移到后面,可以得到最大的煞车制动力。
  
关键在于找出拉煞车的力道,让轮子濒临死锁但仍在转动,Janet,那就是最大制动力发生的时候。煞车有一些设定可以调整,以利正确操作,例如煞车把手的角度,我喜欢的角度是当「战备姿势」时拉住煞车把手的手腕最少程度的弯曲(与手臂平行);调整把手的操作间隙(煞车片与轮框的距离),让手指可以弯曲扣住把手比伸长来拉要好(即煞车不要太紧)。
  
我们来问问世界XC冠军—John Tomac,「John,事实上最佳减速的方法是用力拉前煞车,你有何建议让大家习惯于多用点前煞车?」,「嗯!我会建议先直线练习,先适度的拉前煞车,然后逐渐增加力道。前煞车是减速的主要制动力来源,尤其是下坡的时候」。好,这些是基本的煞车、踩踏、改变重心的技巧,接下来来介绍一些爬坡技巧。



喜好追求速度的一伙聚在一起, 最常热烈谈论的话题不外是…转弯处如何做出高危险度倾斜过弯、转弯速度如何的快速、下坡时速能飙达多少时速、有没有胆量再挑战自己的极限等…隐藏在这些高超技巧表像背后,需要的是高超的剎车技巧,常使用剎车或是紧急剎车也不代表是迟顿, 正确来说,剎车应是如何在正确时机、最短时间、最短距离内降到您预期中的速度!  

为了正确的剎车,我们必需了解剎车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事实证明唯有前后轮同时全力剎车才能获得最短剎车距离,剎车距离取决于剎车功能(剎车块与轮圈的搭配)及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程度,大部份剎车力道会经由前轮传达出来,前轮及后轮的制动力比例约为70%比30%,因为在剎车过程中,整个车身重心会往前移动,所以在剎车时臀部应离开座垫将身体重心往后移动。  
  
在练习剎车技巧前,必须先调效 出适合个人骑乘风格且能有效发挥剎车功能的压点(煞车块接触到轮圈),有二点需要注意:
  
1.拉剎车把手的手指最前端第一节关节能有效弯曲扣住剎车把手,手指全力往内拉住把手时,第二节关节必需大于90角,且拉杆起码距离握把有一个半指头宽度裕度,避免长距离下坡剎车块的磨耗,造成剎车把手碰到握把上的手指,影响剎车功能。
  
2.较高级的剎车把手可调整把手施力点的杠杆比,造成剎车力道手感上软硬的差异。  
  
全力剎车基本骑乘姿势:
  
1.臀部迅速往后移离座垫同时,稳踩住踏板,手臂伸直,目光朝前。
  
2.在确实将臀部往座垫后方移离才能做出接下来的动作…尽可能再降低身体, 此意谓您的臀部会位于座垫的后下方,甚致您的胃像会碰触到座垫一般…其姿势和陡下坡的姿势一模一样。
  
3.全力拉剎车把手,在前后轮不打滑且逐渐增加剎车力道的同时,随时调整重心位置,直到感受剎车到后轮刚好浮离地面的程度(此时是最有效率的剎车)。  
  
“前空翻”不是前剎车力道太强的原故,而是没能利用重心的转换及利用伸直手臂来支撑往前的加速力道,若是全剎车时前轮快打滑,迅速短暂释放前剎车把手可解除其窘境。  
  
但若前轮剎车力道低于后轮,意指后轮的减速力太大…就会产生大家耳熟能详的”甩尾”动作,只要短暂释放后剎车把手即可。  
  
全剎车技巧可运用到以底下二点之外的任何剎车条件上:  
  
1.湿滑或松软路面:地面和轮胎间摩擦力降低,若百分百使用全剎车,会加重前轮荷重,导致前轮打滑失控。  
  
2.颠簸路面:尤其OFF-ROAD高速行驶时,车身可能会跳离路面,若于前轮尚未落下的瞬间前剎车把手拉起…前轮死锁失控打滑。  
  
要是把爆胎或是剎车故障算下去的话…这四种状况就必需仰赖后剎车的有效运用,但其姿势是和全剎车的基本姿势是完全相同的。  
  
还有一种紧急状况是必需运用到后轮剎车的高级技巧…弯道后轮滑移过弯。  
  
进弯前必需完成剎车动作以安全的速度过弯是过弯基本的技巧,若必需于弯道中剎车,我们必需了解到此时轮胎不仅承受着剎车力道,更须承受侧向离心力,这导致后轮很容易侧滑;但若进弯的速度太快,就只能靠后轮滑移来辅助过弯,这技巧是当您过弯失速时唯一的救命技巧。但若想以滑移代替紧急剎车,基本上只会拉长剎车距离,而且剎车最难掌握的就是后轮滑移剎车。  
  
滑移过弯姿势:
  
1.放下过弯内侧脚。
  
2.拉紧后轮剎车同时,以内侧腿为支柱撑住地面,维持身体重心。
  
3.操控前轮过弯动作。
  
4.前轮快出弯时,放开后剎车把手,使后轮恢复抓地力及拉正车身,将内侧腿放回踏板上加速离弯而去。  
  
常有人提到「后剎车力道太过软弱」或是「车架后三角刚性不够造成剎车力不足」…除非您是一位常将自己速度推向个人极限边缘、要求极准确的剎车点,且具有极佳剎控技巧的人,不然加装剎车补强板遭遇状况时,可能会造成后轮常失控的情形;反倒不如透过在不同路况之下,练习前后剎车力道的运用、熟悉轮胎和地面间摩擦力、了解车架特性应是更加来的重要。  
  
另外提醒…除非您是在专为单车开发出来可以练习后轮滑移的场地,不然尽量避免此一动作,我们除了要留给他人对单车骑士一个好印象,也该尊重其它任何用途使用者,更应要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 本帖最后由 skidy 于 2008-11-28 02:23 编辑 ]
作者: skidy    时间: 2008-12-11 17:04
标题: 如何正确使用刹车
http://www.cyclingchina.net/InfoShow.aspx?Id=18



如今的自行车刹车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越来越先进。公路车的刹车虽然造型变化不大,不过不断的改良使其刹车力一直在增加;山地车更是经历从最早的钳形刹车,到悬臂刹车,到V型刹车,再到碟刹的几次飞跃。
    刹车毫无疑问地越来越好了,可是对于现在很多一刹就几乎暴死车轮的强力刹车,如何才能正确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参考了一些国外的资料,以山地车为主(因为使用刹车要求比较高),向大家稍微介绍一下刹车的基本常识。

    首先要了解,在骑车时,无论是捏前刹、后刹车还是同时捏前后刹车,都会发生一个事情:
车手的身体重心会向前移动,压向前轮。刹车力越大,重心前移就更多。因为体重从后面向前移动了,后轮失去重量,就很容易发生侧滑,或者抬离地面。多捏后刹车并不会帮助你很快地减速,一旦刹车力超过了后轮本来就不多的摩擦力,后轮就会侧滑,对减速就没有什么用了。

刹车的真相

    无路在公路还是山地,同样的物理原理都是存在的。刹车的时候,更多的重量移向前轮,也就意味着前轮的抓地力就更大;前轮抓地力更大,就能够承受更大的刹车力。所以,和后轮相比,在前轮上施加更多的刹车力可以更有效、更容易地控制减速。

    简而言之,用前刹车比后刹车减速更有效!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用后刹车。

后刹辅助

    正确使用前刹车能很快减速,再辅助以轻微的后刹车,就可以达到难以置信的制动效果。但要做好这点需要车手对刹车精确的控制。一般来说,用在前刹车的力道应该是后刹车力的两倍左右。一些较好的车手可以不断改变对两个刹车的控制力度来达到最大的刹车力。


从眼开始

    车手要对马上骑过的路面做出应变,就需要时间给大脑分析、判断和准备。视野应该保持在前方10米左右,保持放松,留意周围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前方的情况。

    向前看的时候,要留意何时何地最适合刹车。一般公路路面比较平坦,但转弯之前需要减速(转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刹车);而山地路况比较复杂,最好是在地面比较平坦,抓地力足够的时候刹车,而在颠簸和复杂地形不要使用刹车,这些地方刹车的话会影响车的操控,正确的方法就是在进入复杂地形之前较平缓的地方先减速,然后就放手过去。

运用手指

    用食指和中指来捏刹车,用拇指和其他两个手指握住车把,无论山地还是公路,这样都能比较稳定地同时握紧车把和刹车。特别是山地车,还有些小窍门,比如后刹车上用一个手指,前刹车用两个来达到合适的力道分配;也有些人喜欢反过来,前一后二(这样就不会把前轮刹车过头而翻车)。不过用两个手指控制刹车是比较好的方法,但现在很多刹车(特别是碟刹)是如此有力,只用一个手指就绰绰有余。对于新手,没有必要一开始就使用强力刹车,因为那样很难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刹车。

自动反应

    对刹车的调节控制最好能成为条件反射,如果还没有养成这样的感觉,最好先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地方做练习,把对刹车的控制练出自然的感觉。一旦大脑感觉需要减速,手指立刻就捏在刹车上了。

    如果是比较陡的下坡,手指要一直搭在刹车把上,在下坡的时候,可能需要一直不断地捏放前后刹车来控制速度和方向。因为车速是随时在加快的,手指没有足够的时间离开刹车把。

关于抓力

    向前看,判断路面的情况,选择时机刹车减速。当车走直线的时候,可以猛力刹车直到后轮开始侧滑。作为训练,穿戴上必要的保护装备,然后在柏油路上进行练习,慢慢骑—差不多10公路左右的时速—然后只用前刹车制动,并且保持住,直到后轮开始离地。

    如果能够稍加练习,就能学会在后轮离地时不慌张,更重要的是能保持车轮笔直,前轮滑就是这个动作发挥到极致。如果在猛捏前刹车时转动车把,很有可能就翻车了。因为当前轮转动的时候,车轮就只靠车胎上的一小部分花纹来支撑和抓地,如果在刹车时转得太猛,前轮就很有可能会抓地力不够而侧滑出去,前轮一侧滑,肯定就摔了。

身体位置

    除了在柏油路这样的光滑地面,在其他所有地面上刹车时都不要坐在座垫上。在捏刹车之前,稍微起身离开座垫,蹲在自行车上面并且把身体向后推,移动到座垫的后面。这个方法就是让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的同时来补偿一下后轮,使其有足够的重量压在地面上。

减速转弯

    如果能够学会有效使用前刹车并以适量的后刹车辅助,那么你就可以在入弯时更迟更猛地刹车,但在刹车力最大的时候一下子转弯会很不自然。在你开始倾斜压弯的时候要放开刹车,在完全转弯的时候也应该完全放开刹车。

小心谨慎

    别以为在转弯的时候绝对不要用前刹车,有时候地面很滑,前后轮的抓地力都很少,这种情况下还是要使用前刹车,不然只要轻轻捏下后刹车,后轮就会侧滑出去。而这时候就需要凭技术和感觉了,经验会告诉你前后大概有多少抓地力,以及能够使用多少刹车力。


用耳朵听

    最好能学会感觉到前后轮的刹车极限点,还可以学会听。车胎在刹车时到达最大抓地力时的声音完全不一样,猛烈刹车时要是听到平稳的噼啪声,那就表明你已经接近最大的刹车力了;如果噼啪声变成了摩擦声,说明轮胎已经开始滑动,而不是滚动了。在感觉刹车的同时也留意听车胎的声音,适度地捏刹车,尽量不要发出摩擦声。

也有例外

    这主要是针对山地车,在沙地之类的松软地面不必多用前刹车,让前轮尽量轻巧地滚过软沙或砾石,后轮已经深深陷入地面,有了足够的抓力来减速和控制速度。把身体压在后轮上,让前轮浮在表面来增加操控性。

    但要是在沙地下陡坡,难度就更高了!这时候就是所有训练的技术,感觉和条件反射发挥作用的时候。由于速度加快,可能需要用到前刹车,但经验会告诉你要保持车把笔直,要感觉前轮是否还有抓地力。伸直手臂,把身体更向后靠。手指都要搭在刹车把上,随时调节前后刹车力,来保持平衡和行走的线路。

合而为一

    能感觉到车轮是否达到抓地力的极限是刹车的第六感。学会根据前方视野看到的地面情况来自动调节前后刹车,学会通过刹车把来感觉车轮的抓地力。但这些技术和感觉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需要不断的练习和体会,还有经验的积累。只要平时骑车时多个心眼,多加练习,相信很快,你也能掌握正确使用刹车的方法,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刹车,更不容易失控,也更不容易发生事故。


[ 本帖最后由 skidy 于 2008-12-11 22:34 编辑 ]
作者: 柔风吹    时间: 2009-8-24 19:54
学习一下~~~~~
作者: zmdmerida    时间: 2009-8-24 22:34

作者: 偶然    时间: 2010-10-8 23:36





欢迎光临 驻马店户外 | ZMDHW.COM (http://zmdhw.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