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号卫星(代号XW-1)概况
XW-1平台方案
卫星结构采用整星框架+承力板结构设计,非等边的八边形立柱构形,由卫星框架、承力板以及整星蒙皮构成,通过整星框架与承力板,将整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分别为能源舱、电子舱以及载荷舱,热控方案采用隔热和传导等被动 热控方式,实现整星的等温化设计。
XW-1卫星轨道
轨道类型: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
高度:1200km
倾角:105
轨道周期:109min
降交点地方时:21:30
XW-1总体技术指标
卫星质量:50kg
本体包络尺寸:Φ680mm×432mm
卫星舱内温度:-20~+45°C
能源:锂离子蓄电池:15Ah
三结砷化镓电池片:26.0%(转换效率)
一次电源电压:12-16.4V
长期最大功率: 10W
短期最大功率:21W
有效载荷
业余无线电通信载荷 无线电通信转发器是希望一号卫星主载荷,主要在轨完成向地面发送跟踪信标和遥测数据、地面业余无线电台通过卫星进行莫尔斯电码、话音和数据中继通信以及数据存储转发通信等飞行试验任务。
遥测信标发射机:435MHz, CW, 23dBm
线性转发器:RX-145MHz, TX-435MHz, 40kHz, 30dBm
调频转发器:RX-145MHz, TX-435MHz, 16kHz, 30dBm
数据存储转发器:RX-145MHz, TX-435MHz, 16kHz,30dBm,1.2kbps AFSK,基于AX.25的PACSAT通信协议
145MHz接收天线:1.8dBi, 135°,LHCP
435MHz发射天线:2.5dBi, 135°,RHCP
BT3WX特设电台活动公告 | ![]() | ![]() | ![]() |
BT3WX特设电台活动公告 为了配合我国第一颗业余无线电通信卫星的发射,激发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和广大青少年学习业余卫星通信技术和航天知识的热情、普及业余卫星通信活动,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空间通信专业工作组将在山西省太原市设立特设业余电台,呼号为BT3WX,特设台将在HF从10m-160m所有业余波段上和VHF/UHF卫星频段上工作,模式包括SSB、CW、RTTY和其他数据模式。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大中小学师生,国家无线电管理局、中国科协、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的官员以及媒体记者共二百余人参加特设电台的活动。特设电台将设立通联奖状,电台从即日起开始工作,结束时间另行通知。 BT3WX特设电台工作团队: 特设电台台长: BA1EO 樊绍民 运行及技术负责人: BD5RV 陈衡 媒体宣传及卡片管理人:BA1DU 龚万骢(邮寄地址:北京8091信箱,邮编:100088) 后勤: BA4RS 汪樱 交通: BH4REQ 王健 铁塔: BA4RN 王伟 天馈系统: BD4REB 李彬 室内设备: BD4XX 刘航 电脑与网络:BD4IBW 李庆华 通联: BA4TA 金冰峰 其他成员: BA4RB 杨陈, BA4RX 王龙,BA4TB 虞涤松, BD4RPJ 徐刚, BA6AA 方明,BD6BW 付晓彬, BA7CK 陈清澈,BA7JG 简严,BD7PZL 周文就 设备: 短波通信: 电台:IC-756PROIII,IC-7000 天线: 160/80M 垂直天线 40M 3单元八木天线 20/15M 5单元八木天线 10M 3单元八木天线 WARC 垂直天线 功放: GO-2KW 卫星通信: 电台:IC-910H 天线:VHF 7单元圆极化八木天线,UHF 13单元圆极化八木天线 BT3WX通联奖状: 短波奖状: 在9个不同波段/模式(相同波段不同模式视为不同的波段/模式)上与BT3WX完成双向通联可获得短波通联奖状 卫星奖状: 与BT3WX通过至少两组不同的转发器(可以在相同卫星上)完成双向通联,可获卫星奖状 BT3WX奖状申请邮寄地址: CRSA空间通信专业工作组,北京8091信箱,邮编:100088 E-mail: camsat@vip.163.com 为防备电子邮件地址收集器,这个 E-mail 地址被隐藏,你的浏览器必须支持 Javascript 才可看到这个邮件地址 |
“ARISS”是Amateur Radio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国际空间站上的业余无线电)的缩写。ARISS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业余卫星组织(AMSAT)、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ARRL)以及许多国际机构联合运作,并由一个国际委员会进行管理。ARISS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上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之间的业余无线电通联。ARISS项目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利用业余无线电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直接交流的机会。
教师、家长和全社会将看到业余无线电将如何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追求。与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话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借助业余无线技术的帮助,ARISS管理机构给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提供与宇航员对话机会。相关组织和机构以及大量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为ARISS提供技术和知识的保障,并使得这项活动成为可能。
第一套业余无线电设备于2000年9月被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带入太空并由第一长期考察组完成安装。第一次与业余爱好者的通联是在2000年11月由指令长William Shepherd完成的。第一次学校通联则发生在2000年12月。
2007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次ARISS通联在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的校园内完成。来自南京、上海、广州的20名学生分别通过业余电台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进行了对话。
欢迎光临 驻马店户外 | ZMDHW.COM (http://zmdhw.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