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入伙户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天上黄龙潭,地上天云村----端午节探秘板山坪乡天云村

查看数: 1364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1-6-1 23:55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诺亚 于 2011-6-2 08:59 编辑 本次活动目的地在南召县境内,位于伏牛山的深山区 天云村位于河南省南召县伏牛山的深山区。从天云村到镇上,需翻一座山———慢岭。慢岭没路,只有悬崖峭壁。在这个海 ...

回复

诺亚 发表于 2011-6-2 00:04:25
呵呵~~谢谢毒哥~~已经改正~~
独驴 发表于 2011-6-1 23:58:35
活动日期和出发时间地点好象有些问题啊
诺亚 发表于 2011-6-1 23:55:27
愚公移山终与秦塞通人烟
  1998年,中央二套曾经播放一个关于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天云村的一个专题片——《最后的马帮》,讲的是天云村1998年前的交通状况:人们外出运货主要靠马帮驮运,马帮在1998年后消失,因为天云路通了。
  吴长明,土生土长的天云村人,1969年入党,1971年任天云村支书,今年66岁,长得黑瘦的他笑起来,脸上皱纹如水上波纹般在脸上荡漾着,身手矫健,一天跑四五十里的山路,腿仍不累不酸,这身功夫是天云村原来的交通条件练就的。10多年前去天云村,首先得爬上一道陡峭的长坡——慢岭,爬过慢岭,再走一段下坡路,就到了天云村,说它是世外桃园也好,落后闭塞也罢,反正这个最低海拔900米,最高1600米,面积52平方公里,490口人的山村,辈辈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正如李白在《道难》中所写的那样“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不行!无论如何也要把路修通!
  吴长明决心一定,就开始筹划这事儿,先开一次群众会,群众一听要修路,立即发出了一阵欢呼,一听还得集资,沉默,接着质疑:“钱集起来,路能修好吗?”
  “能修好!”吴长明听到大家的议论,大声说“一年不成两年,两年不成三年,我们只要年年修,不怕修不成!要为子孙们着想啊,总不能让他们和咱们一样,一辈辈都呆在山沟里吧!”
  是的,凡有点知识的村民都知道,村里的人以前都是男壮女俏,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外村的女孩不愿再嫁进来。为防止光棍增多,村里慢慢形成了一条约定的规矩:本村女孩只准嫁本村!慢慢的,近亲结婚多起来,憨傻痴呆也多起来……
  想到这里,人们的思想就开始松动了。吴长明深知劲可鼓不可泄的道理,“上级领导很支持,只是没有看到咱的干劲,只要咱们修出点成绩,上级的支持就会来的!”接着,连续开了3次群众大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修吧!1994年冬天,板山坪乡政府特批天云村群众不参加全乡集中农建,让他们修自己的村道。吴长明带领全村劳力开始了首批为期3个月的乡村道路修建工程。
万事开头难,六十度以上的坡度,以岩石为主的坡体,对于这个非专业施工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第一期工程修完了,修了3个月,仅一公里多一点,但在吴长明总有一天会修好的信念鼓励下,人们干劲十足,连修了3个冬天。
  1996年,吴长明带领村民修路的事迹被当时的南召县委书记知道了,当即表示:县、乡两级拿出资金帮天云村修路,争取让南召最后一个不通车的行政村通车!
说到做到,1997年冬农建时,板山坪共调集10个村劳力支持天云,奋战一个半月,征服了慢岭,一条长7公里的村道建成了,再也没有人用骡子拖运货物了。此后,吴长明又趁热打铁,带领群众修通了通往五个村民小组的道路。

夸父追日得偿多年心中愿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慢岭山外的村都用上电的时候,天云村还处在油灯蜡烛时代,吃面用石碾磨,连个录音机也听不成。为什么?没电!
  对天云村地形特别熟悉的吴长明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动手,建水电站!”经过向专家请教,加上自己的反复考察,他最终把水电站的建址选在了娘娘潭旁——一个位于大峡谷中、高约百米的大瀑布,落差大,适合建水电站。
  困难随之而来。在召开村两委班子研究时,4个村干部只有一个人同意,就是吴长明自已。其他人异口同声地反对,不容置疑。群众们更是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式的故事,除非有阿拉丁神灯出现。反对的理由是客观存在的:建电站需要100多吨水泥,也就是2000多袋,翻越慢岭的路好走,最快1个月可以背完;从娘娘潭的下游——樊楼开始上山,从一个峡谷中上去,路程约6公里,两旁是高百米以上的石壁,峡谷宽约10米,弯弯曲曲。谷中四季水长流,有水潭的地方,从石壁上攀援才能过去,这条道近些,运送一袋水泥需1天,然而道路却凶险万分。
  “村干部反对,先找别人!”吴长明心想,他找到了五个村民小组的组长、会计。“这可不是劳民伤财工程,我到好几个电站看了,有的电站落差没有咱的大,水量也没咱的大,电站发的电,供上好几百口人使,”吴长明耐心地说:“你们到外边去看看吧,好些地方都在实行电气化,就咱落后,电泡还没有用上,再不通上电,咱这儿可真就辈辈过原始生活啦!”一席话说得大伙动了心。
  吴长明立即请来了工程师,进行规划,在瀑布上游建了一个小拦河坝,电站地址就选在瀑布南边,山半腰,第一车水泥拉来了,从峡谷中上,路虽险却节约时间,因为山中空气潮湿,水泥放时间长了要变质。必须尽快运上去,可是望着小山一样的水泥堆,一群劳力又犯难了,这只是多个需要挪上山的小山中的一座,要挪完,难!
  吴长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当干部不能光当指挥长啊!是年已近不惑之年的他,用失去了大拇指和仅剩一小截星指的右手,抡起了一袋水泥背在肩上,从峡谷中向娘娘潭进发了。逢河过河,逢壁攀壁,途中饿了吃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喝河里的水,返回时,已是日落西山了。大家深深地被感动了,第二天全村劳力一个不缺都来了,一百多号人,一人一袋背在肩上,在峡谷中蜿蜒而上。不到半个月,工程所需水泥全部运送完毕。这座1980年开始筹建的水电站,1983年建成通电了。
  时间到了2000年,随着天云村群众生活的逐渐富裕,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小水电已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怎么办呢?恰逢国家农村电网改造,国家要扶持一部分资金,可天云村最近的住户离高压线也有8公里,每人需80元,全村集资4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一部分群众愿意集,一部分群众不愿集。即使集起来,交给大伙不放心人的手里,电架不成,集资款泡汤怎么办呢?
  这时,人们想起了吴长明,这位因长年累月奔波于山间而累得生病,两度辞职的老支书。
  只有他才是我们天云村的脊梁,只有他才能担当起这副重担!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身上坚强的党性!
  吴长明知道,这可是改善照明千载难逢的良机,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想到这里,吴长明又重新走马上任。几天功夫,集资款已交上来2.5万元,还有1.5万元是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没事,我先垫上!只要有行动,老百姓们肯定会交的!吴长明带领全村劳力和电业部门人一道干了起来。早上7点前赶到工地,中午就在工地上生火做饭,下午7点收工。
  三个多月后,170根高压线杆,30根低压线杆全部建了起来,高压线接通了,天云村沸腾了。剩余的集资款都交了上来,人们用上了高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