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重量来讲,它是最重的;从维护来讲,它是最复杂的,这两点都归结构的复杂。假如有经济实力的话山地车可以装到七千克,想保持同样的速度是七千克车轻松还是十七千克的轻松,虽然我们都不够有钱,但十三千克左右的山地车还是很好整出来的,不过旅行车的全部装备加在一起想保持20千克都难。
从配件来说,它的配件也是最难买的,能买到成品旅行车一般都是700C规格的(一些自己装的26寸的装了蝴蝶把、前后泥除及货架不在此范畴,国际标准型的旅行车就是700C的),700C的内外胎、车圈、辐条、泥瓦,好买吗,我觉得不好买,最起码在驻马店不太好买,虽然车圈一般不会折,辐条也可以在有卖的地方多买几根备用,但内外胎就难说了,假如骑到某乡镇或县城外胎突然爆了就难办了,去车店买?没问题,老板一看车圈肯定会说27寸的,有卖,拿一根装去吧,真能用的话就出奇了。但是你骑26寸的车的话就很容易搞定,因为26寸规格的内外胎无论在那都能买到,不计宽窄和质量的话,随便那个小乡镇都有卖。
从骑行方便来讲,汝南师范也有不少骑车的,年龄也都偏大,最大的有六十多了,前两年在不懂的情况下直接买了美利达内三速的旅行车,老板说什么好维护,结果如何?不经常出来活动的在家当轻便车用了,经常出来跑的有三辆换了美利达挑战者(山地车,入门很不错的选择),还有两辆换了外变速的旅行车,美利达野狼,后来听他们说多少也有点后悔,因为同样是外变速的,长距离爬坡体力相当的情况下倒还分不出优劣,但下坡明显不如山地车,旅行车重心偏高,车首部位偏重,蝴蝶把操纵性不强,所以导致下山不稳。
关于骑行姿势,公路车就不讨论了,公路车就是为了追求速度的,所以牺牲一些舒适性是必然的,山地车就比较折中了,不像旅行车那样几乎是直坐在车座上,山地车稍微下压一下上躯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一些风阻,所以山地车骑着更轻快一些。车座我相信还是个人功力的问题,软座可能会舒适一些,但长时间骑行摩擦阻力大,假如换光一点的车座的话,只有骑行服和车座之间的摩擦,屁股肯定会好受一些。看一下人家专业自行车的运动员就知道,设计那么小那么光不只是为了减轻重量。
关于驮运装备,假如中长途旅行的话山地车装上后货架,装一个驮包足够用了,有些旅行车前叉两边还能装车首包,我真不知道那里能装多少东西,又能有多大的负重,太重的话还能扭动车把吗,失去了灵敏的操纵性骑行还安全吗。
速度方面就不好说了,有人说700C的速度快,但速度快的前提是要有好的体力,同样的踏频我觉得还是山地车骑着轻松些,虽然速度可能会慢一些,但想保持25公里的时度还是很轻松的。
仅是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