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入伙户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魂兮归来梁祝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6 14: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伴随着小说、电影、戏曲和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年间传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当驻马店市被批准为《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的首发地之一时,对此故事熟悉的许多河南人瞪大了陌生的眼睛:原来梁祝故事起源于驻马店市汝南县……客居他乡的梁祝还会后来吗?
□于茂世
邮票送归梁祝魂
"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双飞"……
谈及梁祝传说,有几个中国百姓不熟悉呢?可追问梁祝传说的故乡,又有几个中国学者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呢?
梁祝传说中的这5个经典情节,历中国人近两千年的你传我承、精打细编后,而今将要成为"国家名片"——2003年10月18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中国民间传说系列邮票之三:《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1套5枚特种邮票。
为了争得"梁祝邮票"的首发地,一些与"梁祝"沾亲带故的地方粉墨登场——河南驻马店,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济宁等地竞相申请"梁祝邮票"首发权。
从表象上看,各地抢的是"梁祝邮票"首发权,实质上都暗藏杀机,想借"梁祝邮票"首发"干掉"对手——全国一再强调自己是梁祝传说起源地的,有10处之多,谁抢到了"梁祝邮票"的首发权,谁就在梁祝传说发源地之争中占了上风。
在"梁祝邮票"首发权之争中,浙江宁波和江苏宜兴风头最劲。有人猜测,国家邮政局有可能"分权",即把"梁祝邮票"首发仪式放在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两地。
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2003年7月7日,国家邮政局通知河南省邮政局:"同意于2003年10月18日在你省驻马店市举办《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首发式……"与此同时,经国家邮政局批复,浙江省宁波市也获得了首发权。
河南省邮资票品管理局局长秦国生于9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驻马店市、宁波市获得了《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首发权。"但业内人士说,江苏宜兴恐怕不会就此罢休,其他地方可能也在做最后的努力。
对于浙江获得"梁祝邮票"首发权,大家不会感到惊讶——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曾风靡全国,电影上的梁山伯是浙江会稽(宁波)人,祝英台是浙江上虞人,他们读书的地方在浙江杭州。
但驻马店为什么会成为此次首发权之争的"两霸主"之一呢?对此大惑不解的,可能有大量的河南人,甚至有不少的驻马店人。
■寻迹人与事
"8年前,你要是问我这个问题,我也是两眼一抹黑。那时候,我根本不相信梁祝传说会与驻马店有啥关系,只知道梁祝是人家浙江的,因为电影上说得很清楚。1995年年初,在领导指派我调查有关本地的梁祝传说时,我心里还有抵触情绪,但我是国家干部,得服从安排,别无选择,只好调查了。"如今已是驻马店市文联副主席的刘康健对记者这样诉说他与梁祝传说的第一次遭遇。
刘康健从驻马店市区出发,搭乘公共汽车到据传系梁祝传说中心区域的汝南县马乡镇调查。此后,一辆借来的自行车陪着他度过了不少寂寞时光--车轮在汝南滚来滚去,渴了,他就向老乡讨些水;饿了,在街上凑合一顿,有时则向老乡讨些饭吃……
在马乡镇马北村,刘康健遇到了李新平。李新平得知刘康健是来调查梁祝传说的,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老母鸡给杀了——杀得痛快淋漓!
"俺这儿梁祝故事可多了,梁祝就埋在村子的后面,这儿世世代代相传的歌谣就是:'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沿。西边埋的梁山伯,东边埋的祝英台。'" 李新平当时对刘康健说。
刘康健在当地收集了不少梁祝传说后,又前往浙江等地了解人家的情况,顺便在浙江省图书馆查了三天资料,吃了三天方便面,收获是在1932年出版的第93期《民俗》杂志上寻到了一位大师有关梁祝传说的观点--祖籍河南唐河的著名学者、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冯沅君教授早在该期《民俗》杂志上就"'梁祝'河南说"进行了论证,并得到著名学者钱南扬、容肇祖、顾颉刚等人的首肯。
有了信心的刘康健返回河南后,又数次深入汝南的乡乡村村实地调查梁祝传说。于是,流传于河南民间的梁祝传说开始浮出水面,梁祝"草桥结拜"的曹(草)桥、"三载同窗"的红罗山书院、"十八相送"的古道、"化蝶双飞"的梁祝双墓以及大量有关梁祝的传说与风俗,从久远的过去、厚重的民间逐渐走了出来。
邮票首发式是否在某地举办,其前提是该地是否为邮票主体即邮票图案中人与事的发生地。在汝南,"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双飞"这些"人与事",除了"楼台相会"外,其他都能找到踪迹。但在全国其他自称为梁祝故里的地方,能附会上"梁祝邮票"中的一个"人与事"的,就算不错了。
■离乱断乡根
"前些年,从宁波梁祝文化公园来了5个人,在俺这儿转了3天,偷走了俺这梁祝墓上的6块古砖。"60多岁的李新平提起这桩子事儿,至今还很恼火,"我问他们'你弄俺的东西干啥',他们说'这砖留在你们这儿也没啥用'。啧啧,你说,这事气人不气人?"
李新平说的事儿,在刘康健那儿得到了证实。那是1997年,宁波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周静书等5人来汝南考察,"最后,他们非要见我,并对我说:'你们这儿是梁祝传说的源头,有这么好的一朵花,做不好,实在可惜呀!'"
和周静书一样,不少梁祝文化研究者认为汝南是梁祝传说的源头。浙江上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高智林也曾对刘康健说:"没有任何一个确凿的证据证明梁祝是上虞人,梁祝很可能是中原人。"江苏宜兴的梁祝文化研究者也大都认为"梁祝传说从中原传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我们这儿的人,包括祝陵村的人,大都来自中原" 。
周静书等从汝南"偷"走的6块古砖,如今被陈列在宁波梁祝文化公园的展览馆里,不过人家的文字说明很清楚,这些古砖来自"汝南县马乡镇梁祝墓"。古砖上有羽毛纹,是晋代的。宁波把这些古砖"供奉"在展览馆里,而在马乡镇马北村,这些从梁山伯墓扒出来的晋砖,却"陈列"在猪圈里;在宁波投资1.3亿元建成梁祝文化公园时,汝南却只投入了两三万元在梁、祝墓前立了两个新碑,在梁山伯故里、祝英台故里等处竖了几个新的牌子,如此而已。
梁祝传说起源于晋代,这是梁祝文化研究专家们的共识。而在晋代,汝南郡的世族大姓因八王之乱等原因,迁往江南,"传说跟着迁徙的人一起到了江南"。如今在江浙一带的古牒家谱上,很多姓氏都说自己来自中原或汝南郡,包括梁、祝等姓。
昨天,梁祝随着迁徙的河南人到达江南;今天,江南极为重视梁祝的品牌价值。如今,杭州将万松书院修复一新,并借助梁祝传说,将万松书院附会为梁祝读书的地方。就在杭州倾数千万元巨资全面修复万松书院时,宁波、绍兴两市也打起了"梁祝"牌。宁波市建造梁祝文化公园,举办了中国梁祝婚俗节;而居于杭州、宁波之间的绍兴市则表示,因为"祝英台故里"在绍兴的上虞,因此真正的梁祝文化在绍兴,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就梁祝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交换意见。
就在浙江各地争执如火如荼之际,江苏宜兴闷声不响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正式申报梁祝文化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把碧藓庵附会为"英台读书处",建起了"祝陵",并把农历三月初一(传说是英台的生日)定为"双蝶节"。
我省汝南在1996年前后投了两万多元,整了一下梁、祝墓,竖了几个梁山伯故里、祝英台故里、红罗山书院的牌子后,就在全国热闹的梁祝之争中沉寂下来,不再有什么新的作为了。
在采访中,很多受访的汝南百姓问记者:"梁祝不是又让人家抢走了吗?听说人家有钱,官也大,把咱的东西抢走了!是不是这样呀?"
记者真的无法回答百姓们的这些问题。
梁祝墓前觅双蝶
一个人头骨,曾被马乡镇马北村的孩子们当做足球,踢来踢去。
该头骨是1964年在梁山伯的墓地中扒出来的。和头骨一起被扒出来的,还有一只玉碗、一双玉筷,它们和头骨一样,现不知所终。
马北村的一个老村民承认有这回事儿,"那是1959年从宿鸭湖来的新移民干的"。
1964年,在距梁、祝墓西200米远的地方,正在修建汝南至正阳的新公路。有人听说施工方需要碎砖石,用于铺设路基,就把梁山伯墓给扒了。在梁山伯墓内有不少晋代古砖,扒墓者把这些古砖打碎,两元钱一方卖给了公路施工方,据说卖了10多方,得了20多块钱。上文所说的那个头骨、那只玉碗和那双玉筷,就是那时在梁山伯墓里扒出来的。
扒了梁山伯的墓,这些人又开始打祝英台墓的主意。这些人在祝英台墓的东北方向扒出个墓道后,有人害怕了,"怕里面有暗器,于是又封上了" 。
虽然没有暴尸英台,但他们在祝英台墓中却扒出了不少东西,有陶马、陶罐等。"陶马有二三十厘米高,我小的时候经常骑着它玩,后来不知道被弄到哪儿去了。"村民李小中对记者说。
"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沿"。把梁祝墓分开的,是一条南北向的官道,当地人称其为京(洛阳)汉(武汉)古道。1964年后,新修的汝南至正阳的公路开通,这个昔日繁华的官道慢慢被冷落下来。1978年时,这条路还能通车,但如今,因路上的很多桥梁年久失修,路面也没有修理,官道变成了乡间小路。(图2)
梁、祝墓距汝南今日的县城30公里,马乡镇马北村村民李新平对记者说:"过去这儿是乱坟岗,外地要饭的死了,没人收尸,才埋在这儿。"
梁祝为什么会埋在这乱坟岗呢?
■葬身与化蝶
祝英台与马文才成亲,马乡镇马北村是必经之地。"祝英台的家在马北村的南面,官道的东侧,马文才的家在马北村的北面,官道的西侧,而按照当地的规矩,娶亲是必须走大道的,京汉古官道对马文才来说,想绕也绕不开。"李新平对记者说。梁山伯临终前嘱咐家人把自己葬在马乡镇北的官道旁,就是想在英台出嫁时,再看她一眼。
梁山伯葬在官道之西。祝英台死后,其家人把她葬在官道之东,和梁山伯墓一路之隔。这与"合葬化蝶"的流行说法显然不相吻合。村民解释说,在古代,人们认为,没经明媒正娶的,就不是正式的婚姻,不能合葬。
也有村民说,实际上,梁祝合葬了,但碍于礼教,祝的家人在路东边修了一个空坟,遮人耳目罢了--"梁祝同穴难改变,假墓留给世人看"。
但无论怎么说,汝南的梁、祝墓是分开而建的,各有坟头,这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梁祝传说很不一样,而全国普遍流传的梁祝故事中的"扑坟化蝶"之说,在汝南也未被"采用"。难道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的汝南人,会不知道这一普遍的说法?这是很难令人相信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里的梁祝传说不是外地传入的,而是土生土长的。汝南传说的特异之处,正显示了它的原创特色。"刘康健说。
当年,祝英台不从马家,死在迎亲路上,这令马家丢了面子。据当地人说,至今马庄和朱庄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两村互不通婚。为什么是朱庄而不是祝庄?当地的说法是,祝英台本不姓祝,而是姓朱,是朱庄人,"朱祝音似,外面的人以讹传讹,弄错了(为照顾大家的阅读习惯,在行文中,记者从众,除特别说明外,一律采用祝英台)"。
梁山伯的家在孝和乡的梁岗。"汝南县城通往孝和乡的公路,正好穿过两个梁姓村庄,路南的村庄叫南梁,路北的村庄却叫梁岗而不是北梁,这是为什么呢?"马北村村民沈海林自问自答道,"和一个女子同住了3年,竟然不知道人家是男是女,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梁山伯是傻子,都笑话他。一提到梁山伯,当地人都说那个傻子是北梁的。北梁村的人感到丢人,就改北梁为梁岗了。"在梁岗村,60多岁的老人梁明堂对记者说:"梁傻子就是梁岗的,叫梁山伯,这是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解放前,我们村是不允许演梁祝戏的,谁要演,非把他们打走不可,这也是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规矩。但解放后,就演了,国家的戏,我们不敢不让演。"
梁祝又是如何化蝶的呢?这里的说法也与众不同。
祝英台死在梁山伯墓前,送亲的娘家人回到祝家,把这事告诉了祝英台的老爹。祝英台的老爹赶来后,一只白蝴蝶一直拍打他的面颊,他于是就对白蝴蝶说:"孩子呀,爹对不起你,爹不该逼你成亲,你死得好苦呀。爹给你许个愿,给你盖个家。"后来,在祝英台墓地的东南方,建起了一个供奉白衣菩萨的白衣阁,在当地,人们把白衣菩萨看做祝英台的化身。上世纪50年代,白衣阁尚有大殿6间,东西厢房各3间,还有一个门楼。"我小时候,就是在白衣阁上的学,后来它被拆除了。"李新平说。
据说,出嫁前,祝英台向马家提出三个要求:"外穿红(结婚服),里穿白(孝服);在梁山伯墓前祭拜;第三个,到时候再说。"花轿到梁山伯墓前时,祝英台脱了"红装"祭拜梁山伯,然后撞树殉情,这也许就是她没有说出来的"第三个要求"。
祝英台死后,马文才这个"读书读了三月整,分不清哪是三字经哪是百家姓"(当地戏曲的唱词,该戏文不合晋代的情况,当是明代写的)的花花公子也气死了。后来,梁山伯化成了黄蝴蝶,马文才化为花蝴蝶(喻花花公子的形象)。在当地,黄蝴蝶与白蝴蝶总是飞在一起,花蝴蝶总是跟在后面3米来远的地方。梁祝死后,身后还跟着个甩不掉的第三者马文才,这说法,要比"化蝶双飞"残酷一些。
9月6日,记者在梁山伯墓上看到一只孤独地飞着的黄蝴蝶,它有气无力的,停在草上休息的时间比飞舞的时间要多得多。
祝英台墓的墓碑已被人砸倒了。据说因为墓碑朝着马北村的一户人家,该家出了事儿,就砸了它。当地派出所曾进行调查,但该户人家不承认是自己干的。
几年过去了,祝英台墓的墓碑一直躺着,没有再站起来。
■蝴蝶显效应
梁祝传说起源的版本很多。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也许是因为越古老的东西越容易离开现代人视线的缘故,张恨水考证出的起源地中唯独没有它的原生地河南汝南。
有关梁祝的遗迹,目前已发现20多处,其中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等。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10处坟墓9处假,也许全都是假的,然而各地都言之凿凿,声称自己是正宗嫡派。
解放后,"梁祝故里浙江说"成为主流,这无疑与我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编演成功密切相关。"全国10多个地方都说自己是花木兰故里,但大家普遍认为其在河南,这得益于豫剧《花木兰》的广泛影响。'梁祝故里浙江说'也是这样。"驻马店市文联副主席刘康健说。但毋庸讳言的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成功,首先来源于对传统的继承,其对河南"梁祝"刻本、抄本的吸收、融化,才让越剧"梁祝"锦上添花。如在河南地方戏"梁祝"的《十八相送》-场里,原有许多以地物、地貌进行隐喻、暗示的段子:"山——樵夫为妻把柴担","河——母鹅后面叫咯咯(哥哥)","庄——黄狗单咬大姑娘","沟——石榴好吃怕再偷","井——一男一女照颜容","坟——死人比你强十分","桶——千提万提提不醒"等。这些唱词几乎全被保留,再现于越剧电影与舞台上。清代河南木刻本《梁山伯祝英台夫妇攻书还魂记》的《英台哭灵》一场中所独有的大段唱词"一只眼儿闭,一只眼儿睁……"(共有十二个睁、十二个闭),被越剧浓缩精炼为五闭五睁,堪称一唱三叹,震撼人心。
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世界性影响,则得益于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的"推销"。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这部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受到众多外国记者的喜爱。从"草桥结拜"的欢悦到"英台抗婚"的悲壮,从"楼台相会"的哀怨泣别到"哭坟化蝶"的忠贞相随,那美丽动人的一幅幅画面,伴随着富有浓郁东方色彩的一曲曲旋律,在观者心中起伏回荡。"楼台相会"时,一位法国女记者感动得热泪盈眶;"哭坟化蝶"时,全场一片同情的感叹声和哭泣声。放映结束后,观众还如醉如痴地坐着,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位美国记者说:"这部电影太美了,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感人!""中国的伦理道德太独特了,与欧洲根本不同——看见自己思慕的情人,竟不亲吻、不拥抱,甚至手都不握。"一位前苏联官员说:"中国男女就是这样冷冰冰的,到病倒、到死都不表现自己的爱!"
他们真的没有表现自己的爱吗?难道表现爱的方式,只有亲吻、拥抱、握手吗?这部贯穿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影片,就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地打动了世界。(图6、7、8、9、10)
周恩来总理看到"十八相送"时高兴地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他对观众说:"你们看,这位祝英台小姐的口才,多像一位外交家!可惜生不逢时啊!"
梁祝,这对在河南起飞的蝴蝶,扇动着翅膀,越过千年,终于让今天的世界晃动起来。
传说的力量很大,有时能改变历史的方向,有时甚至比历史的力量要大得多,因为传说活在民间,活在百姓心里。
走在"十八相送"的路上
京汉古官道把梁、祝墓无情分隔,"鬼不能走旱路,只能走水路,尽管梁祝近在咫尺,也只能隔路相望而不能相聚。古时候,人们为方便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会,在路的两旁分别挖了一条200多米长的水沟,又建了一座桥把两条水沟连在一起。同时,在梁山伯墓旁的水沟之上和祝英台墓前的小路上也各建了一座小桥。这样,在一步(6尺)之内,三座小桥挤在一起,是谓一步三孔桥。这样一来,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都有了自己的道路。但不幸的是,梁山伯墓旁的小桥被拆掉了,如今连接京汉古官道与梁山伯墓的,是个'沟坝'。"村民李小中对记者说。
水路被打断后,梁山伯祝英台该是好久没有相聚了吧。
74岁的马北村村民沈海林,从小学戏,因头上有个大包,取艺名为沈疙瘩,他唱过多少次梁山伯的戏,说不清。如今,他和老伴儿住在两间石棉瓦搭起的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清苦得很。"文化大革命"中,旧戏不能唱了,他就开始扎花圈。如今花圈不能扎了,他就扎社火用品。虽然经历了数也数不清的风霜雪雨,但他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说起旧梁祝戏,沈疙瘩如数家珍--
祝英台一路打听去红罗山书院的路。有个大娘往西一指,对她说,走到曹桥(不是草桥,外地说草桥,系曹桥之讹传,曹桥是一个曹姓村庄在村南建的小桥,以下记者皆用曹桥),一直往南,就是红罗山。
梁祝在曹桥相会,以桥为主(神),撮土为炉,插草为香,结为兄弟
咱兄弟曹桥结拜后往前拥(这里用了"拥"这个暧昧的词),咱兄弟红罗山去把书攻。二月里开杏花杏花发白(表达白头偕老的愿望),咱兄弟红罗山去读文才(看,第三者马文才的名字在有意无意之中出现了)。三月里开桃花桃花发红,咱兄弟红罗山苦读五经……
如今的曹桥,不过是桥下流水、桥上过人的一座普通小桥而已。(图3)在桥头旁,几个孩子正在捉鱼摸虾。问一个10多岁的女孩,知不知道曹桥上发生的故事,答曰:"拍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视(片)。"
曹桥周围的风景并不浪漫--路是泥糊糊,路边杂草丛生。但极目望去,"十八相送"的路一沟一洼的,路旁林木参天,地里庄稼翠绿,很美。
在"十八相送"的路上,梁祝再次来到结拜为兄弟的曹桥时——
梁唱的是回忆:咱兄弟曹桥来结拜。
祝唱的是未来:咱们(不再和梁称兄道弟了)一代一代往下传。
记者和40多岁的驻马店文联副主席刘康健走在"十八相送"的爱情之路上,用时3个多小时。路上是草、水、泥的混合物,穿着胶鞋,踏上去,不间断的是"嚓、嚓、嚓,哗啦,扑哧"的声音。我俩走得脚发热来腿发软,但一想到脚下是梁祝走过的道路,就又精神起来了。记者说:"老刘,可惜你是个老头子。"刘康健说:"早知道车开不过来,我就叫两个大姑娘过来陪我们一起走这18里路了!哈哈!"18里路,对我们这两个爷们儿来说,实在太长,但对于梁祝来说,实在太短太短。
"汝南梁祝故事有头有尾,其情节和全国流传的普遍说法大致相仿,但也有不同于普遍说法的地方,它构成了汝南传说中最为独特的部分。"无奈,老刘只好用梁祝故事作为精神食粮来消解我现实中的疲劳——
在汝南,梁祝故事的主要情节都有相应的发生地,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曹桥结拜的曹桥,同窗读书的红罗山书院,马文才的家马庄,梁山伯、祝英台坟墓……而在其他梁祝传说的发生地,多是只有读书地或坟墓而已。而更巧的是,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18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18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两人到书院去都要途经曹桥,因此才有"曹桥结拜"的情节;英台被逼下嫁马文才,前往马庄又必经梁山伯坟墓,因此才能有"哭坟化蝶"事件。在汝南,梁祝故事中人物、地点的设置如此巧合,恐非偶然。
上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钱南扬、顾颉刚、冯沅君、黄朴等曾先后指出:"'梁祝'故事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在兵荒马乱的东晋,穷书生梁山伯,特别是身为女孩子的英台,似乎没有必要也无此可能到百里乃至数百里之外去求学。
但在浙江,祝英台的家离读书的地方几百里,梁山伯的家离祝英台的家也以百里计,那里没有马文才的家。
梁祝传说的神韵所在,为精彩的结尾"化蝶"。但到底是"裙化蝶"还是"魂化蝶"?这两种化蝶方法都源出东晋新蔡人干宝的《搜神记》。而新蔡,恰在汝南马乡正东,干宝的家乡距离汝南梁、祝墓不过40多公里。关于蝴蝶的颜色,吴中民俗认为黄蝴蝶是梁山伯,黑蝴蝶是祝英台;河南的戏曲、曲艺、民歌则大多认为祝英台是花蝴蝶,马文才方是黑蝴蝶;唯独马乡镇群众以英台为白蝴蝶(圣洁之意),以梁山伯为黄蝴蝶,而以马文才为花蝴蝶(花花公子之意)。
梁祝是民间传说,不是神话;梁祝是民间传说,有别于戏文;梁祝是民间传说,更不是历史。但正因为梁祝是民间传说,"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的推断应该是正确的。
梁祝这个神奇的故事、迷人的传说大概源出于这小小的事实:一个女子乔装为男,到学堂读书,后来爱上了一个男同学,却不肯说出自己是女的。父母不知道,将她另许了人家。男同学知道她是个女的,想订婚,已经迟到了。结果,两人都郁郁而死……
"十八相送"只能是戏文与附会,但没有戏文与附会的梁祝,谁会爱呢?
■传说与艺术
如今,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响彻世界,它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基础上,又一次把中国的民间传说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在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中,如梁祝这般总能赶上好时候采用新的艺术形式一波接一波地不断强化、刺激人们记忆的,是没有的。
爱乐钢琴公司总经理席文太对记者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一年级小提琴专业的学生何占豪、俞丽拿、丁芷诺等,在1958年初秋组建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想结束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他们商议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并把选题报给了党委书记孟波。何占豪等最初的选题有三个:全民皆兵;大炼钢铁;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音调基础上创作。孟波毫不犹豫地选了第三个题材,这让何占豪吃了一惊。何占豪和他的同学真正的选择是搞一个全民皆兵或大炼钢铁的题材,第三个只是凑数。
如果孟波当时选了前两者,也许就没了今天的《梁祝》协奏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本是一首委婉动人的爱情奏鸣曲,适宜小提琴性格化的体现;上世纪50年代初,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拍成电影,为海内外熟悉,容易引起共鸣;还有,何占豪曾在浙江的一个越剧团乐队任二胡演奏员,肚子里有很多越剧音乐--这是孟波的选题依据,但何占豪听了竟自我否定:"我肚子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
孟波又找来作曲系四年级的一位学生,有"四只音乐眼睛"之称的陈钢。陈钢和何占豪"联姻",让"蝴蝶" 飞遍了世界。
何占豪、陈钢把二胡琴弦上才有的滑指手法,首次移植到小提琴演奏上,使《梁祝》在表现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的情感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在1959年5月27日下午首演时,18岁的俞丽拿荣任小提琴独奏,乐队指挥是指挥系学生樊承武。这是一个奇迹,这部"为交响乐的民族化开拓了一片绿野"的《梁祝》协奏曲,主创者都是学生。
当时有人认为,陈钢父亲有"历史问题",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重点创作,怎么可以让他参加?孟波说,"老子不等于儿子"。又有人质疑《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才子佳人加封建迷信,但孟波说《梁祝》虽是爱情故事,但宣传的并不是封建迷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抗争。
在"文化大革命"时,《梁祝》被指为宣扬"封资修"的大毒草,孟波被打成"授意炮制大毒草,毒害青年学生"的"反党分子"。因为他否定把大炼钢铁作为小提琴协奏曲的选题,于是又被戴上一顶"反对三面红旗" 的帽子。
风雨过后,梦醒时分,"蝴蝶"又倔强、自由地展翅高飞。
听着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再追问梁祝是传说,是历史,是真,还是假,都没有了意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艺术,梁祝民间传说同样是艺术,如此而已。
梁祝将被故乡所遗忘?
450多个小学生,打着花花绿绿红红黑黑的伞,冒着秋雨,沿着梁祝"十八相送"的古道,聚集到梁祝求学的红罗山巅,追求新知。这一天,是9月7日。尽管是星期天,但下午两点,台子寺小学的学生们还是和着风声雨声,诵出了他们的读书之声。
教室内的前后墙上,各镶嵌着一排佛教造像古青砖;教室外的墙面上,砌着很多没有造像的古青砖;教室与教室相连的小道,是古青砖铺就的;教室的外面,立着一块碑,刻着"台子寺遗址"五个大字。
记者一连问了20多个学生,有七八岁的,有十二三岁的,但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发生在他们身旁的梁祝传说,没有一个学生知道他们的学校是"台子寺遗址",更不用说红罗山书院了。
离学校大门20米远的地方,就有梁祝井;离学校大门60米远的地方,就是梁祝的老师邹佟和梁祝的师娘的墓地;教室的后墙外,还有一棵梁祝树(尚存硕大无朋的枯干);学校的四周是积满水的沟渠,梁祝打鸳鸯的地方,当是这儿了。(图4)
红罗山书院是邹佟创办的,邹死后,他的学生,也就是梁祝的同学为纪念恩师,把红罗山书院变成了报恩寺。在魏晋那个崇尚佛教的时代,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选择。再后来,也许因为红罗山并不是真正的大山,只不过是个用土堆积起来的"台子"的缘故,就改名台子寺了。
这个"台子"显然不是邹佟堆积的,因为考古学家发现,台子里有商周遗物。这个台子到底是谁堆积的,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在商周时代,堆个七八米高、约500平方米的台子,显然"别有用心"。
记者虽然不生于梁祝传说的故乡,但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在"传说"梁祝的故事。如今令记者尴尬的是,此次在汝南的采访中,记者只能拜访60岁以上的老者,60岁以下的基本上不会讲梁祝的传说。但10岁左右的台子寺小学的学生们根本不知道梁祝是何方人物,这还是大大出乎了记者的意料。
在常人遗忘红罗山的时候,贼却惦记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全国上下改寺庙为学堂的运动中,台子寺又变成了读书的地方。邹佟有知,当会含笑九泉的。但孩子们和神像佛爷在一块儿读书,总不太好,于是神被请出了殿堂,埋葬于土中。1993年,在学校进行校舍建设时,有一尊高约两米的汉白玉坐佛被挖了出来。紧跟着,盗贼蜂拥而至。
第一次,四五个盗贼在夜色中进入放置坐佛的仓库,把佛爷的脖子锯了个大伤疤,被发现后,跑了。
第二次,四五个盗贼开着四轮车,扛着绳子、滚木,他们用钢丝绳在外面把台子寺小学原校长杨建初的住室门给拴死,然后开始行窃。杨建初听到动静,用斧子劈开了门。盗贼们用手电筒的灯光"直刺"杨建初的眼睛,杨的爱人赶忙爬到房顶高喊"有贼了",盗贼怕60米开外的台子寺村村民赶到,跑了。
之后,怕佛爷再惹盗贼,杨建初等校领导商议后造了个谣言,说佛爷已经被偷走了。在一个晚上,学校的教师们在值班室里挖了个大坑,又让佛爷"入土为安"了。
1996年,为了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梁祝专题片《千古绝唱出中原》,学校又把佛爷给挖了出来。之后,佛爷没再掩埋,放在了值班室内。
2000年教师节,佛头被盗。盗贼有四五人,方法很现代--佛头是被千斤顶生生顶掉的。佛头落地时发出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在隔壁房间里睡觉的杨建初,杨起床后看到盗贼抱着佛头登上汽车,疾驰而去。
该佛雕是明正德年间的,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学校报案后,有关单位说连汽车加油的钱都没有,没法破案,最后此事不了了之。让杨建初生气的是,有谣言说他是"内奸",在和盗贼里应外合。
杨建初曾对他信得过的人说,他还知道台子寺的许多秘密,但他到死也不会给任何人说了。
杨建初不说了,老人的梁祝传说,后生们也不愿意学了,也不会再讲了。虽然梁祝的电影和电视在不断地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也在不断地为人们所欣赏,梁祝也不断地被各种媒体传播着,但这些毕竟不是传说,不同于传说。
梁祝读书的红罗山书院四周环水,现在这里是一所学校,但在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梁祝了。
古老梁祝树即将倒下
据说,祝英台女扮男装在红罗山书院读书期间,与梁山伯可谓是"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挑水等)、同读书、同游戏。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在18个同学和老师、师母的眼皮子底下,祝英台要掩盖自己真正的性别,难度实在太大了。也正因为难度大,才留给人们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传说的空间。传说就此编织了一个个浪漫的情节——一次,英台换衣时,细心的师母发现了她的女儿身。为防出现意外,师母特意在梁祝同睡的床中间放上"界碑"。红罗山上无水,吃水用水都要靠人到山下去挑,水井离山有几十米远,中间要过一座小石桥,还要登上几十个台阶,英台挑水时自然也就少不了山伯的帮助。现在,梁山伯、祝英台挑水的井还在,井旁还竖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如果说红罗山可以称作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山"的话,那山下的古井也可叫做"爱情井",这井里应该有永不枯竭的"爱情水"……红罗山上有许多残砖断瓦,诉说着红罗山久远的历史,而山上一棵粗大的枯树--梁祝树,则是古老的红罗山最有力的见证。
梁祝树是棵银杏树,是树中的活化石。(图5)
梁祝树原来几人都抱不过来,高可参天,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它被活活剥死了。据说,从梁祝树上剥下的木材盖了一个大礼堂。大礼堂盖成了,梁祝树还没有剥完,于是"树心"才幸运地留存了下来。记者在红罗山上看到的,就是这个三人才可合围的"树心"。
梁祝树据说是梁祝共同栽下的,但记者不太相信。因为梁祝生活的年代距今不足两千年,而这棵大银杏树,活了恐怕不止两千年。驻马店文联副主席刘康健推断,梁祝树应和红罗山的历史一样久远。
如今,不再拥有生命的梁祝树,面临的只能是倒下的命运。
红罗山的历史将因梁祝树不再拥有生命、即将倒下而变得不再可信,变得十分可疑。专家可以通过商周陶片解读历史,但百姓只能听信,很难读懂。如果梁祝树还活着,百姓就不用听专家唠叨了。如今,学校又在梁祝树的旁边种植了新的银杏树。新的银杏树还会长大吗?如果我们只有吃一堑才会长一智,那就很难说了。
一个民族的传说,是这个民族发育、成长的形象记录,更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厚重宝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为代表的中国民间传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其情节的完整、形象的美好、蕴涵的丰厚和感情色彩的浓郁,千百年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言:"梁祝文化占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剧种、曲艺,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梁祝这种从歌谣到小说、从电影到戏剧、从曲艺到音乐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是极为罕见的文化现象。梁祝传说在日本、朝鲜、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也是个颇具"世界色彩"的文化现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青岛泰之先生曾说"梁祝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1600多年的历史中,梁祝由传说演化成文学、艺术、手工艺、礼仪、民俗、信仰等。它太著名了,因此,它要"申遗"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引起众人的不解:梁祝"申遗",有必要吗?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过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是有形遗产,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重视不够。而无形遗产消失的速度往往更快,抢救的任务也更为紧迫,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设立了"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新目录。
梁祝目前所申请的,就是这一项遗产。
梁祝"申遗"委员会负责人、中国民俗保护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陈勤建教授说:"人们熟悉的梁祝,其实只是一个框架、一个概念。它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核,实已到了濒危的境地!"
一个原汁原味没有走样的梁祝传说从头至尾需要讲多长时间?汝南县马北村的老人沈疙瘩说:"需要讲3个多小时,我现在大概给你说一下吧!"如今,能这样说的人,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老人了。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再也没有人能头头是道地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了。记者离开时,70多岁的沈老先生非要冒雨送记者不行,他说:"我根据记忆,写下了唱词,不知道它能传下去不?"但很多传说,他没有写下来,因为太多了。
其实,传说才是梁祝文化的内核,没有传说就没有其他的一切。
据了解,江苏、浙江都在积极进行梁祝"申遗"工作,但记者在驻马店采访时,没有人提及梁祝"申遗"。
西晋时代的汝南,系汝南郡治的所在地,这儿英才辈出,向有"汝半朝"之称,而今日江南的诸多族谱堂号仍归于汝南郡,梁祝就是随汝南氏族的南迁而南移的。
随着梁祝邮票于10月18日在驻马店首发,梁祝回归故里,但这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不走下一步,客居他乡的梁祝还不会回来,江南也不会"送客";不走下一步,梁祝传说也许会死于故乡,永远活在他乡。
好在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来源:河南报业网
发布时间:2004-11-1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9-2-6 15:31:39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去过,上过红罗书院,记得是一高台,上有古建筑,当时好像是学校,多少年一直想再去,却总是机缘未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21:49:03 | 只看该作者
去了多少次汝南 ……都没能去看一眼……09年一定要实现
4
发表于 2009-2-7 22:29: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artx.cn/file/mp3/hq-lz.mp3

24分钟 二胡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伙户外◁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