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入伙户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70|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手入门必读贴之(二):硬件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0 23:0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手入门,往往自行车的每个部位的零件名称都叫不上来,许多车友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不知对方所云何物,现在就把这些入门的普及知识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 本帖最后由 luoxz 于 2008-9-10 23:18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23:09:32 | 只看该作者

1、山地车的各部分零件详解

本帖最后由 luoxz 于 2009-2-9 23:46 编辑

1、车架
  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 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
  建议:大猫(bigcat)的硬车架很不错,便宜又轻(400元、1485克),强度也行。买全避震车架的朋友可以先买个普通车架,再换个好点的避震器。

2、前叉
  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
  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 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是浪费。
  下面介绍一下前叉的介质种类: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 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coil)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
  ⑷、油气叉:以空气(air)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
  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
  新车友可能对一些前叉的专业或英文词语不太熟悉,这里大概解释一下。
  行程travel:前叉能够压缩的极限长度。越野用60-80mm就够了。不过要玩玩飞的就该选个长行程的叉100-125mm。速降的叉就更长了,得要180mm。
  弹跳spring:从遇到障碍物前叉行程收缩到极点,再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为止,这个过程叫弹跳。
  回弹rebound:弹起后收缩到极点之后,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其实就是弹跳spring的后半部分,因为回弹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响,所以单独成为一个专业名词。
  阻尼damping:回弹的时候,回弹速度有多快,这个由阻尼来决定。高速行使下,回弹快了,会被弹飞;回弹慢了,连续障碍物时行程被越压越短,手感跟没有回弹的硬叉一样。(用马祖奇04年的exr-pro快速下30级楼梯就这个感觉,只有换较清的避震油增加回弹速度才可解决,不过有的朋友喜欢阻尼明显,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回弹调节rebound adjustment:这是一个科技卖点,有这个功能的叉要贵几百元。但是马祖奇的经典叉z3带这个功能,要知道z3不到1000元啊!~不过现在基本没货了;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号后面跟sl的也带。
  顾名思义,是调节回弹速度快慢的。带这个功能的叉,不用换清、浓的油,就能达到调节回弹的目的。回弹调节在越野中的影响——小石头路、泥路,需要回弹快点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弹慢点的。
  回弹调节旋钮一般在叉脚的左边,看杨林的拆z3的那个帖子就能看见。原理是转动以后,可以使油孔变小,而减少单位时间油的通过量,延长出油的时间,达到回弹变慢的目的。跟饭店带孔的塑料盐瓶一个原理。
  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把回弹调节理解为阻尼调节要容易些,因为回弹的快慢是通过油阻尼进出量来控制的。
  锁死:rockshox的3000元以上高档叉有这个功能,骑行的时候,通过一个特殊的旋钮,能把前叉锁死,跟硬叉一样,对任何障碍物都没有减震的反应。这样可以减少懈力,使爬坡变得更容易,骑长途时也可以省力些。普通玩家用处不明显,建议把金钱用在其它部件上。
  避震油:在摩托车店可以买到摩托车前叉避震油,与山地车通用,要选清点的,因为自行车可没摩托那么重。越清的油,阻尼越不明显,回弹速度就越快;反之浓的油,阻尼就明显,回弹速度就慢。(比如:马祖奇04年的exr-pro就是回弹慢的。)
  说了这么多,这里着重写的是rockshox和marzocchi(马祖奇)这两个牌子。
  其实大街跑的山地车基本用的是这两牌子的家伙,前者是美国牌子,后者是意大利牌。不过从04年起,所有1000元左右的普及型叉都改为台湾生产了。有的老鸟说质量有所减退,不过就新手朋友的低强度玩法而言,没三年是不会用坏的。 美国人设计的rockshox有很多科技卖点,用起来更舒适;而意大利的marzocchi更结实,这要看玩家具体的用途了。经常玩飞坠的朋友,建议用意大利的,而享乐型的中度越野者,适合用美国的。

3、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
  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
  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
  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
  价格: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
  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
  下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品牌:avid碟片直径185mm型,价格800-900元不带刹把,刹把130/对。
  推荐v刹:喜马诺xt-739( 230元左右)
  刹车线:推荐买喜马诺xtr,15元一根,三年不锈。

4、传动系统:牙盘、中轴、链条、飞轮
  牙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3个齿轮,都知道吧,raceface的不错,有点贵啊500多。便宜的买个shimano acera,100多块钱,或者闪电的牙盘,60元,呵呵。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
  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
  
5、变速系统: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
  变速器呢,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马诺shimano,二是sram。
  喜马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日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抵制,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参考参考。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
  听说sram好象被美国公司收购了,这就麻烦了,看愤青们是抵制日货呢,还是抵制美货呢?或者不用变速器得了。或者用少见的意大利产的,要多付出2-3倍的价钱哟~~~爱国难做啊……
  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
  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sram的很不错,比较便宜。
  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结实耐用。钱少的就装shimano alivio,100块左右。 (SHIMANO具体分类见下楼下贴子)
  变速线:同刹车线。

6、车轮: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
  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钢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横截面是圆形;另一种横截面是扁的,能减少正面的风阻。
  车轴:又称花鼓。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
  什么叫培林轴,新手肯定不太懂。
  培林是英语bearing(轴承)的音译,培林轴其实就是轴承轴。还有一种轴,它比陪林轴承受更强的压力,叫珠档轴,shimano的多半是珠档轴,这种轴如果珠档坏了的话,更换很麻烦,需要专业人事和专门的材料。而陪林轴中的轴承滚珠,是全世界统一型号的,到处都能买,用坏了换起来很方便。
  培林轴中还有一种叫——滚针陪林,是用圆柱体代替球体作为传动的介质,优点是强度更大,润滑度稍有下降。一般用在中轴和腕足那里。
  推荐:犰狳的花鼓是培林的,它的轴承滚珠很容易买到。价格适当。
  外胎: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如下图:左边的胎纹平,右边的凸。
  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尤其是最左边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左二的细齿胎适合泥路。
  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未命名.JPG (116.85 KB, 下载次数: 33)

未命名.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0:05:06 | 只看该作者

SHIMANO套件 从入门到精通

一:什么是SHIMANO套件?
      SHIMANO的自行车部门主要生产自行车的变速,传动,刹车等配件,我们一般统称为套件,具体包括:
前拨链器(前拨),后拨链器(后拨),变速手柄(山地有转把,指拨,双控手柄这几种形式;公路有手变(STI双控手柄)和指拨),前链轮(牙盘),后链轮(飞轮),链条,花鼓,刹车,以及相关的各种变速线&管,刹车线&管&油等等配件.
二:SHIMANO各等级套件的名称:     
        SHIMANO运动级别的山地越野用套件,从低到高的名称依次是:TOURNEY;ALTUS;Acera;ALIVIO;Deore;Deore LX;Deore XT;XTR;更低的C050,SIS之类民用变速不在此列,另外还有HONE(介于XT和LX之间,适用重型XC和AM);SAINT(介于XTR和XT之间,适用于AM和FR);适用于小轮车的DXR,capreo用的较少,也暂不探讨。
        SHIMANO运动级别公路用套件,从低到高的名称依次是:2200,SORA,TIAGRA,105,Ultegra,DURA-ACE;更低的用于民用的A050和SIS都不在此列。
三:SHIMANO各等级套件的档次定位
       公路:DURA-ACE是顶级竞赛级,Ultegra称为专业训练级,105是专业入门级,TIAGRA是业余级别,SORA是娱乐级,2200算是入门娱乐级。 这其中105是个分水岭,105(含)以上都可称之为专业级。
       山地:XTR是顶级竞赛级,Deore XT是顶级训练级,Deore LX是 专业训练级,Deore是专业入门级,ALIVIO是顶级娱乐级,Acera和ALTUS都是娱乐级,TOURNEY算是入门娱乐级。Deore是个分水岭,Deore(含)以上都可以称为专业级。
       以上的级别分法是比较含糊的,所谓娱乐就是特指非代步的骑行运动,下面再来精细分级
四:SHIMANO个等级套件的详细区别
       截至现在(2007年2月)SHIMANO各等级套件的型号为
       山地:TOURNEY;ALTUS;Acera(M340);ALIVIO(M410);Deore(M530 碟刹为M535);Deore LX(M580 碟刹为M585);Deore XT(M760 碟刹为M765);XTR(M970 碟刹为M975);另外还有HONE(M600;SAINT(M800)
        公路用套件:2200,SORA(3300),TIAGRA(4500),105(5600),Ultegra(6600),DURA-ACE(7800)
      
        详细比较只讨论这些最新的型号,从每个零件的细节开始比较,看完了就会明白,各个等级到底差在哪里。
     
山地:
TOURNEY严格来说不算完整的一套套件,它的定位是入门运动 支持6/7速
AceraALTUS没有显著的区别,价格也相差很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同一层次,Acera主要配置8速,而Acera和ALTUS主要配置7速(其实他们都可以同时兼容7速和8速),相对TOURNEY来说,增加了8速的支持, Acera的后拨连接销其中有一个轴套上有氟涂层,阻力更小更耐磨些。
                  
ALIVIO同为8速套件,现在的M410已经是很完整的套件,除了含有Acera的特性,相对Acera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使用了宽连接,有两个连接销采用了氟涂层
  2.前拨使用了宽连接
  3.变速手柄的形式从Acera和ALTUS的EZ FIRE PLUS变为了更高级的RAPIDFIRE PLUS
  4.曲柄开始采用OCTALINK花键连接
  5.这个等级的花鼓开始使用铝快拆
  6.配套的HG50飞轮镀铬: T5 k
9 L9 f' a9 ^% z7 A+ ~8 G1 D
$ I9 I6 J  g: G4 a4 z) M1 ^
6 P% M& P; |+ N/ P

Deore
从Deore开始,全部采用了MEGA 9系统,全为9速了,Deore除了含有ALIVIO的特性,相对ALIVIO的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导轮使用不锈钢螺钉,铬化钢轴承,接片枢轴有O型环密封,并且开始采用低位标准型设计
  2.花鼓轴挡采用超级抛光,轴碗采用滚筒抛光,双层迷宫密封
  3.9速HG飞轮 HG50-9采用镀镍钢材质
  4.M530和M535的手柄都采用了双控手柄
  5.前拨连接钢镀锌,链罩为钢镀铬
  6.曲柄采用中空HOLLOW TECH一代技术曲柄,OCTALINK八角花键连接,不锈钢螺丝。大齿片和中齿片为铝材质,小齿片为钢材质,曲柄臂为铝材质
  7.HG53链条使用灰色/棕色钢材质
n. ^% f& `4 C& B, F! i
2 w9 o* u8 O$ J% u
- w5 |, S! m' R




Deore LX 除了含有Deore的特性,相对Deore的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材质更硬更薄些,相应的采用了静电着色
  2.花鼓轴碗采用非滚筒抛光
  3.M580飞轮采用了珍珠白处理的钢材质
  4.HG73链条采用了灰色/灰色钢材质
  5.曲柄采用了一体式中轴和HOLLOW TECH II中空二代技术,曲柄臂为锻造铝材质
; a4 E8 `! J$ b8 {# W0 V) L+ P8 D



Deore XT 除了含有Deore LX的特性,相对Deore LX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张力轮采用密封轴承,接片枢轴双O型环密封,导板枢轴也有O型环密封,4个连接销全部有氟涂层,内外导板全部采用铝材质。
  2.曲柄臂采用高硬度锻造铝,大齿片采用7075铝材质切削,中齿片和小齿片都是高硬铝,螺钉全为铝材质
  3.飞轮采用合金支架( \* @/ R7 n2 e





; Z( {- ]7 L( a0 d( F
8 A0 M, o: n9 u

XTR除了含有Deore XT的特性,相对于XT的高级之处在于
  1.XTR全新改款,M970多处大变动,详见随处可见的M970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2.后拨的导轮和张力轮全部采用密封轴承,各连接都采用超硬冷铸铝,阳极电镀着色
  3.花鼓的档和碗全部采用超级抛光,并且使用不锈钢滚珠,花鼓壳使用高硬铝,M970/975新改进后花鼓密封,新型4棘爪间隙更小,轴心使用钛合金。
  4.飞轮采用超硬合金支架,最大4片齿片为钛合金
  5.7701链条采用镀锌合金材质
  6.曲柄采用超硬冷铸铝,大齿片和小齿片是7075铝切削,中齿片为钛合金符合材料,螺丝全部超硬铝 G& Q$ o4 }9 B
4 ]1 D  v6 ^" K6 L7 M. I, w

0 C) b- _2 f% A# S) N
  W6 O6 Y: }8 {



公路车:
2200的定位是入门的娱乐级,有平把组件和弯把组件,支持8速,不能算是完整的一套套件
            
SORA是娱乐级,同样是8速的,除了含有2200的特性之外,相对2200的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的多个钢部件加上了珍珠白涂层,更耐磨
  2.前拨内链接镀锌,更耐腐蚀
  3.曲柄经过了抛光,有OCTALINK八角花键版本
  4.前后花鼓都使用了橡胶密封
            
TIAGRA采用了9速变速,除了含有SORA的特性之外,相对SORA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采用了宽链接,支持9速,外链接链接销进行了密封处理,保持润滑,2个链接销的衬套含有氟涂层
  2.前拨采用了宽链接,支持9速,内链接镀铬
  3.手变使用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支持9速,可视化档位显示
  4.夹器使用带涂层轴承垫圈
  5.使用了集成中轴结构(不是中空二代)
  6.前后花鼓采用迷宫式接触密封
  7.配套的HG53链条支持9速,使用铬化处理链接销
         
105开始,全部采用了10段变速,105除了含有TIAGRA的特性之外,相对TIAGRA的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接片枢轴采用了O型环密封,内外导板都使用了铝合金材质,更轻,更润
  2.前拨链接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链条导板镀铬
  3.手变支持10速
  4.刹车块采用了套装式刹车块固定座,即刹皮橡胶部分固定于金属刹皮盒中,刹车皮更换更方便,而且刹车效果更好
  5.牙盘中轴采用HOLLOW TECH II中空二代技术,铬钼合金钢中轴,铸铝曲柄,铝齿片
  6.10速飞轮使用合金支架,镀镍钢材质
            
ULTEGRA除了含有105的特性之外,相对105的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张力轮采用了密封轴承,接片枢轴双O型环密封,板体枢轴O型环密封,内外链接销全部密封轴承,4个轴承全部氟涂层
  2.前拨链接使用单套管密封轴承
  3.架器采用冷铸铝,有轴承垫圈和插入式轴承
  4.中轴采用铝合金材质,齿片采用超硬铝材质切削
  5.飞轮更精细加工
  6.链条使用镀锌合金
         
DURA-ACE除了含有ULTEGRA的特性,相对 ULTEGRA的高级之处在于
  1.后拨张力轮和导轮都使用密封轴承,内外链接都使用超硬冷铸铝,所有链接销全部密封+氟涂层,所有枢轴双O型环密封
  2.前拨内外链接全部使用超硬冷铸铝,内外导板都采用镀镍铝材质
  3.双控手柄使用工程复合物接片,阳极电镀手柄
  4.架器采用超硬冷铸铝,所有转点使用带涂层和插入式轴承
  5.曲柄使用加强型大型支架,阳极电镀超硬冷铸铝曲柄臂,阳极电镀超硬铝切削加厚齿片,超硬铬钼钢中轴
  6.花鼓使用不锈钢滚珠
  7.飞轮片最大的4齿使用钛合金镀镍材质
  8.链条内外板全部镀锌,链条销铬化处理
F: a4 I5 F; A& \3 k% \; R
* |3 \8 K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0:06:54 | 只看该作者

自行车轮胎尺寸的秘密

1/轮胎尺寸与车圈尺寸的配合

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2/传统的尺寸体系

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

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 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寸,时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 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 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
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3/ "0.75"等于"四分之三"吗?

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 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想要总结出轮胎尺寸的特点虽然有点悬,但我有自信提出以下规则:

轮胎尺寸的布朗规则:

如果两个轮胎的标识尺寸在数学上相等,而一个使用十进制另外一个使用分数,那么这两个轮胎无法互换使用。

有时轮胎制造商甚至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胡涂。特别是一些欧洲型号也标错了,它们本应使用十进制标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分数。

4/尺寸欺诈

竞争压力经常导致宽带测量的误差。原因如下:假设你正在市场上寻找高性能的700×25的胎。如果百事轮胎公司和可口轮胎公司的轮胎有着相同的质量和技术,但是百事的700-25胎实际上是700-24胎只是标称为25,那么百事的胎就会比可口公司真实标称的700-25胎更轻一些。这样百事公司就有了竞争优势。而可口公司为了防范这种情况,他们甚至会将更轻的700-23标识为700-25。
这种情况在70年代和80年代屡见不鲜,后来发展到不可收拾,于是又出现了回归精确宽度

测量的趋势(但不很普遍)。

5/ISO (E.T.R.T.O.) 体系: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套通用的轮胎尺寸体系,以消除各种困扰。这种体系从前被称作"E.T.R.T.O"体系,是由欧洲轮胎及车圈技术组织(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zation)制定的。

ISO体系使用两个数字。

第一个是轮胎或车圈的宽度,单位为毫米。(轮胎的实际宽带根据车圈的宽度会有一点变化。车圈宽度测量的是车圈边缘之间的距离。)

第二个ISO数字是一个关键数字,就是车圈轮毂底的直径,单位是毫米。通常来说,如果这个数字相同,轮胎就能安装到车圈里;如果这个数字不同,轮胎就安不上去。

例如,一个700×20C的公路胎其ISO标称为20-622;一个700-38的混合胎其ISO标称为38-622。宽度的差异使得这些轮胎不太适合互换使用,但是任何适用其中一种轮胎的车圈也能够与其他型号的轮胎一起使用。

下面列出了部分美国常见的传统轮胎尺寸与它们的ISO轮毂尺寸的对照。

分数制尺寸:
---------------------------------------------
        分数制                    ISO
        28 x 1 1/2..............635 mm
        27 x anything..........630 mm
        26 x 1 (650C)..........571 mm
        26 x 1 1/4...............597 mm
        26 x 1 3/8 (S-6).......597 mm
        26 x 1 3/8 (E.A.3)....590 mm
        26 x 1 1/2 (650B).....584 mm
        26 x 1 (650C)...........571 mm
        26 x 1 1/2 (F.12)
        26 x 1 3/4 (S-7)
        24 x 1......................520 mm
        24 x 1 1/8................520 mm or540 mm!
        24 x 1 1/4................547 mm
        24 x 1 3/8 (S-5)........547 mm
        24 x 1 3/8 (E-5)........540 mm
        20 x 1 1/8
        20 x 1 1/4
        20 x 1 3/8................451 mm
        20 x 1 3/4................419 mm
        v17 x 1 1/4...............369 mm
        16 x 1 3/8.................349 mm
        16 x 1 3/8.................337 mm
        16 x 1 3/8.................335 mm
        16 x 1 3/4.................317 mm
        12 1/2 x anything.......203 mm
        10 x 2 ......................152 mm
        8 x 1 1/4 ..................137 mm
---------------------------------------------

传统上,分数制尺寸车圈都是直边(staight-sided)车圈上。高性能尺寸(571 mm /26x 1 & 630 mm /27")已经发展为了刀圈(hook-edged rims)。

十进制尺寸:
---------------------------------------------
         十进制                        ISO
        26 x 1.00 through 2.3...559 mm
        26 x 1.25 (rare)............599 mm
        26 x 1.375...................599 mm
        24 x 1.5-24 x 2.125......507 mm
        22 x 1.75, 22 x 2.125...457 mm
        20 x 1.5-20 x 2.125......406 mm
        18 x 1.5 .....................355 mm
        18 x 1.75-18 x 2.125....355 mm
        16 x 1.75-16 x 2.125....305 mm
---------------------------------------------

法(国)制尺寸:
在法制体系中,第一个数字是标称直径,单位毫米。其后跟着的字母表示宽度:"A"代表窄,"D"代表宽。现在这个字母已不再与轮胎宽度有很大关系了,因为窄胎常常是为那些本应安装宽胎的车圈而做的。例如,700C最初是一个宽胎尺寸,但是现在已经有了非常窄的胎,其实际直径差不多是660mm。
---------------------------------------------
        法制尺寸     ISO
        700 C...........622 mm
        700 D...........587 mm
        650 A...........590 mm
        650 B...........584 mm
        650 C...........571 mm
        600 A...........540 mm
        550 A...........490 mm
        500 A...........440 mm
        450 A...........390 mm
        400 A...........340 mm
---------------------------------------------

ISO 综合参考:
---------------------------------------------
        ISO      传统标称
        635 mm..28 x 1 1/2
        630 mm..27 x anything
        622 mm..700 C
        599 mm..26 x 1.25, x 1.375
        597 mm..26 x 1 1/4, 26 x 1 3/8 (S-6)
        590 mm..26 x 1 3/8 (E.A.3), 650 A
        587 mm..700 D
        584 mm..650B, 26 x 1 1/2
        571 mm..26 x 1, 26 x 1 1/2, 26 x 1 3/4, 650 C
        559 mm..26 x 1.00- x 2.125
        547 mm..24 x 1 1/4, 24 x 1 3/8 (S-5)
        540 mm..24 x 1 1/8, 24 x 1 3/8 (E.5), 600 A
        520 mm..24 x 1, 24 x 1 1/8
        507 mm..24 x 1.5- x 2.125
        490 mm..550 A
        457 mm..22 x 1.75; x 2.125
        451 mm..20 x 1 1/8; x 1 1/4; x 1 3/8
        440 mm..500 A
        419 mm..20 x 1 3/4
        406 mm..20 x 1.5- x 2.125
        390 mm..450 A
        369 mm..17 x 1 1/4
        355 mm..18 x 1.5- x 2.125
        349 mm..16 x 1 3/8
        340 mm..400 A
        337 mm..16 x 1 3/8
        317 mm..16 x 1 3/4
        305 mm..16 x 1.75- x 2.125
        203 mm..12 1/2 X anything.
        152 mm..10 x 2
        137 mm..8 x 1 1/4
---------------------------------------------

6/宽度考量

虽然你可以实践使用任何有着相同轮毂直径底"轮胎/车圈"组合,但是使用差异太大的组合却很不明智。

如果在一个宽车圈上使用了非常窄的轮胎,可能会有漏气以及损坏车圈的风险。如果你在较窄的车圈上使用了宽胎,可能会有侧圈或车圈出现故障的风险。不幸的是,现今的山地车正在这种风险的边缘。为了减轻重量,时下的山地车车圈过于狭窄。这种窄圈与宽胎非常不好配合,除非车胎里的气充得非常满…但这样就失去了宽胎的意义,并且向侧圈施加了不当的压力。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0:11:52 | 只看该作者

山地车车架完全手册

在自行车王国中,山地自行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种类、花样之繁多,是其他的车种所不可比拟的。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入门的自行车爱好者并没有买到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山地车。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爱好者,他们看到FR或DH车看起来很COOL,就跑去买FR和DH,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只是公路骑行,结果因为FR和DH那过大的重量而叫苦不迭;又或者看到碟刹的外型很COOL,并且相对其他的刹车来说很贵,就以为碟刹一定很好,非碟刹不买。这种盲目消费的最终结果就是资金和精力的大量浪费。
运动自行车的零配件无论是在使用设计上还是在搭配上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涉及其中的原理和细节部分完全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准则: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么无论是多么高档的零件,都不能发挥它的原有的作用。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配件,进而组装出适合自己的车子呢?首先让我们从车子的灵魂——车架谈起。
1 车架的重要性
在上文中我提到,车架是整个车子的灵魂,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很多新手在装车的时候,往往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了车架的重要性。他们考虑的是装什么XTR的套件,什么档次的前叉,等自己的预算用得差不多了,再去随便选购一个架子。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车子看起来很高档,骑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症结何在呢?就是他们选购了不合适的架子。
让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粗略地讨论一下车架的重要性吧:
1. 车架决定了车子的类型。举个例子,如果你要组装一台DH车,你会不会去选购一个1400克的GIANT的XTC-TEAM呢?或者换句话说,你会不会在自己的轻量化的XC上装上一支DNM的行程长达20CM的双肩前叉?当然不会。所以说,车架的类型也就决定了整个车子的类型。
2. 车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车子的各个方面的性能。什么影响着车子的操纵性?什么决定着车子的稳定性?什么决定着车子的转弯的快慢?什么决定着车子的舒适程度?是不是XTR的套件,是不是ROCKSHOX的前叉?是,但又不是。因为要使这些零件发挥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车架。一个200元的车架和一个2000元的车架,即使最后装出来的成车的价格完全相同,实际骑起来的感觉也会判若云泥。
3. 车架的尺寸也决定了车子是否合适自己。即使车架的种类选对了,性能也不差,但是如果车架的大小不合适,那也如同鸡肋,只能割爱了。因为尺寸不合适的车子骑起来不仅不能良好的锻炼身体,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甚至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的讲解。
以上我们对车架的重要性有了大致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车子的灵魂吧。
车架的种类
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了几十年,衍生出了非常多的类型。每一种的比赛方式、比赛的过程、甚至比赛的激烈程度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必须根据比赛设计不同的车架。目前主要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越野XC(CROSS COUNTRY),这是所有山地自行车运动的起源。比赛的选手们在设置好的赛道上你追我赶,争夺速度之冠。比赛的赛道多以爬坡、绕圈为主,主要考验的是选手本身的速度和体力。
2. 速降DH(DOWN HILL),在60度以上的陡坡,以超过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下山去,这种让人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的剧烈运动就是山地车运动的新宠儿——速降。这项运动极其的惊险刺激,对选手和车辆的要求都非常高。
3. 绕标DS(DUAL SLOLAM),不详,有待探讨。
4. 自由骑FR(FREE RIDE),关于自由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介于越野和速降之间的一种骑行,即有后减震的越野车或比较轻便的速降车;另一种观点是那些比速降还要疯狂的(暂时只能想到这个词,无贬意)坠山称为自由骑。相对而言,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一点(呵呵,可能因为我的心脏承受能力有限吧)。
5. 攀爬,有人嬉称为“没有座位的车子”,的确,座位在攀爬车上的意义不大。为了能够随时的调整中心,攀爬车手都是站着骑车的。他们用自己的车子征服台阶,桌子,岩石等等障碍,同时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十分吸引众人的目光。有人把它划分到BMX,轮滑、攀岩等极限运动,而笔者则倾向于把它归为山地车运动,因为它那种“到不可能到的地方”的精神正是山地车运动的精髓所在。攀爬可以粗分为大攀和小攀两种。
为了应付各种比赛的需要,山地车架也就被划分为以下几种:
1. 硬尾车(HARD TAIL)
这是一个标准的越野车架
如图,我们可以看出车架可以分为前三角和后三角两个主要部分,后三角没有减震装置,直接用金属管材焊接而成的车架我们称之为硬尾车架。这种车架具有重量轻,无蹬踏损失的优点,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广泛运用在对爬坡速度要求很高的XC越野车上。但是由于后三角的减震程度差,因此在比较崎岖的路面上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时候后轮的稳定性就成了问题,甚至有可能会被颠得离开地面导致车子失控。

和一般的XC越野架不同,攀爬车架有它自身的特性
攀爬车架的坐管特别的短,这样就使整个车架的重心很低,配合比一般的越野车还要粗大的前后轮,整辆车的稳定性就有了保证。而比一般车架长的上管和下管,车手的身体重心可以很快的根据情况做出大范围的调整。这也是性能决定外观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2. 软尾车架(SOFT——TAIL)软尾车架是介于影尾车架和全减震车架之间的一种车架。这种车架在后三角的座位支撑处有一个被动阻尼的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后减震器,但是又没有后减震器那样明显的减震效果。它的作用只是让传到人体的震动稍微小一些,同时使后轮与地面的接触更为紧密,控制性更好一些。和硬尾车架一样,软尾车架在蹬踏的过程中也几乎没有能量的损失。这种车架比硬尾车架稍重,比全减震车架轻。但是由于架型的原因,在国内比较少见,以下是以生产软尾车出名的KHS公司的产品。
3. 全减震车架(FULL SUSPISION)全减震车架是真正带有减震结构和减震效果的车架,和软尾车架不同,全减震车架带有完全独立的减震结构和种类繁多的减震器,配合减震前叉,可以获得良好的减震效果(似乎没有见过装了后减震而不装前减震的车子)。不同的全减震车架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异。以下就是几种常见的全减震车架:
1) 单转点车架
2) 四连杆车架
虽然全减震车架具有良好的乘骑效果,但是和硬尾车架相比(由于软尾车架在国内比较少见,笔者对此也不太了解,因此不予讨论),它也有其必然的缺点:
1. 重量 1400克左右的越野车架已经非常普遍了,而2000克以下的全减震车架则非常少,用于那些DH车的车架则经常超过3000克。
2. 维护 相对于硬尾车,全减震车需要很细致的调试和维护,并且它的后减震器必须精确的设定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3. 绝大部分的全减震车架都会吸收一部分车手的蹬踏力量,造成泻力。(具体原理请参造避震和避震器一章)

一般的情况下,硬尾车架多使用在XC越野车,攀爬车上。而全减震车架则使用在FR或DH车上(最近也看见有老外用硬架子来DH甚至坠山,晕)
根据目前的国内情况,笔者认为,硬尾的越野车是新手的最佳选择
1. 从使用价值和使用范围来说,轻量化的越野车不仅仅是运动器械,还是很不错的代步工具和旅行器材。换上光头胎和硬叉的越野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度。全减震车由于其庞大的体积、较大的重量和骑行时泻力的缺点,使得其局限性很大,不适合一般的骑行。
2. 从维护保养方面,全减震车需要比较专业的维护,而国内目前的自行车行还很不完善也很不规范,不但修补的零件不好找,相关的技术支持也很缺乏。能提供保用和保修的车行更是寥寥无几。
3. 在其他的配制相同的时候,全减震车的价格会比较昂贵。新手的一次性投资会比较大。而新手的选择往往带有盲目性,一旦发现这种骑行方式不适合自己,损失就会比较惨重了。
车架的材料
目前,可以制造自行车车架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钪合金,碳纤维等等,一般市场上出现的车架主要有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钪合金和镁合金是最近的新兴材料,比较少见。
要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就有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
1. 强度(STRENGTH)。假设挂在金属棒另一端的重量,重到足以使金属棒产生永久的变形,也就是说,当移开重物时,金属棒仍然呈现弯曲,无法完全回复原状,即所谓的降伏(yield)。使材料达到降伏的力量因材料不同而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强度。强度和车架的耐用度相关但和骑乘品质无关。强度(strength)由材料的降伏强度(yield strength)决定。降伏强度和车架管材的品质、热处理制程及合金成份(某些品牌型式)有相当大的关系。
2. 刚性 (STIFFNESS) 假设一根金属棒的一端固定在夹具上,另一端加上一定的重量使得这根金属棒暂时弯曲,当把那个重物移开时,金属棒立即回复原来的型状。同样的重量加诸于不同材料时,会产生不同的弯曲程度,这就是刚性。刚性影响车架的骑乘品质,因为车架最怕在正常骑乘时发生变型。刚性决定于材料的弹性系数,而相当重要的是弹性系数和金属的品质及其合金的成份无关。举例来说,所有种类的钢,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弹性系数。
3. 重量(WEIGHT)除了强度和刚性之外,重量也是一个议题。和刚性一样,重量受到材料合金成份的影响相当轻微。即便你的车架贴着"Lite Steel TM"(轻量化钢材),事实上,所有的钢材几乎具有相等的重量。
以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几种材料的一些特性
弹性系数(刚性) 强度 (降伏点 ) 重量(千克/立方米)
钢材 30 46---162 7800---8200
铝合金 10-11 11-59(4-22退火后) 2700—3200
钛合金 15-16.5 40-120 4500—4700
要注意,刚性和重量和材料的品质、热处理或合金成份无关。举例来说,所有的车用钢管,从大卖场的廉价单车到价值数千美元的单车都有相同的弹性系数30,以及490的重量。
由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用这几种材料做车架,在管材的形状和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铝制车架的刚性只有钢制车架的三分之一,钛制车架也只有钢制车架的二分之一的钢性。也就是说,钢的车架是最结实的。当然实际情况下没有人会这样做车架,所以这个结论也就是不客观的了。
铝作为一种在运动自行车上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重量。铝的刚性和强度都很低,但是铝可以通过增加单位体积上的材料来弥补这一缺憾,而重量仍然不大。另外相对于其他的运动自行车的高级材料,铝的价格很低。
目前使用在高档铝架上的铝材(6000系列、7000系列)都是运用在航天方面的高级铝材。和一般的普通铝材相比,这些铝材无论是在强度还是刚性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而且厂家为了保证强度,都采取了使用较粗的管材、增大横截面积的做法,所以大多数的铝车架看起来都很粗犷。
铝长时间使用外观不怎么变化。铝本身是很容易受腐蚀的金属,在空气中几乎不存在没有被氧化的铝,放置在空气中马上被氧化而形成很薄的氧化膜。为什么不生锈呢?原因是该氧化膜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防止继续生锈,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三氧化二铝)。该氧化膜几乎是无色因此外观上不容易发现变化(有时会发白)
以上都是铝的优点,但是这种材料也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1. 铝的金属疲劳性很差,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看下面的几幅图。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铝的可乐罐很轻易的就被捏出了口子,而钢的水果罐头则安然无恙。铝材做的自行车架的致命弱点就是骑这种材料制造的自行车时,骑的次数越多,应力发生的次数也高,强度也显著引起变化。近来为了谋求轻量,许多车架使用薄料来制作(薄的程度已达到极限)。这些都是使用没有疲劳极限的铝合金来制作车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专业的使用强度下一个铝架只能支持2-3年的原因。
2. 铝没有弹性,无法吸收骑行的震动。用铝材制作的硬尾车架会把绝大多数的震动直接传递到骑手的身体上。这就使铝车架坐起来相当的颠簸,乘骑的舒适感很差。
由于铝的这两个缺陷,使得它不适合做一般的硬尾车架。但是竞赛的XC越野车架大多数使用铝合金,这是因为铝的重量可以做到很轻,而通过热处理和抽管技术也可以获得很大的强度,这就使得铝车架的竞赛性能很好(竞赛性能当然不会考虑选手的舒适程度和产品的使用寿命了)。
而全减震车就没有这些顾忌了。由于拥有完全独立的减震结构用于吸收震动,并加上更为厚实和柔软的把胶和坐垫,铝没有弹性的缺点被完全的中和掉了。另外,铝较轻的质量使得它可以作成更大的截管面积,并在需要强度的地方进行局部的补强。所以说,铝是比较成熟而可靠的材料,并且在制作全减震车架的时候更有优势。
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材料,从最普通的民用自行车到高端的竞赛级车辆,都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钢材。除了冶炼技术的完善之外,钢也有其它材料所不能代替的优点:
1. 加工性能好,铬钼钢是历史最悠久的自行车素材,对它的研究时间也最长,因此它的加工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稳定的程度。
2. 强度大,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同体积下的钢材的强度远远大于铝合金和钛合金,因此合格的钢架的强度都可以让人放心。
3. 乘骑感舒适,钢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弹性的金属,用钢制作的车架,可以吸收骑行过程中所带来的震动。因此钢架不会向铝架那样让人感觉不舒服,特别适合用来做旅行车架。
4. 钢的金属疲劳性要比铝强的多(从上文中的实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所以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钢架的寿命也会比铝架长得多。
当然,钢架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
1. 重量,在极度追求器材轻量化的今天,钢7。8/立方厘米的质量让所有人对他望而却步。虽然可以使用轻量化的钢材,并且用抽管技术把管壁抽得极薄,可是还是很难把钢架的重量减到1600克以下。而很多铝架的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这也就是在竞赛级别的车架中很少看见钢架的缘故。
2. 生锈,相对于其他的材料,钢是比较容易生锈的。生锈会使钢的强度大幅度的下降,减少使用寿命。所以必须采取种种手段来防止钢材生锈。
所以如果不是追求竞赛级的重量,又考虑车架的耐用程度的话,钢架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好的钢架要比好的铝架难找。首先好的纲架并不便宜,向雷诺853系列的高级钢架要好几千,而意大利科那歌的钢架则要上万。另外由于人们对铝架的偏爱,使得钢架难以销售。随着国内的自行车巨人——中华自行车公司的倒闭,好的钢架在国内几乎绝迹了,这真是一个遗憾啊!
钛是一种新兴的金属,这种新材料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是制作顶级车架的最好的材料之一。
1. 钛合金可以制作重量很轻强度又很大的车架,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钛的强度和钢差不多,但是重量也只有钢的一半多一点,因此同样强度的钛合金车架会比钢车架轻很多。
2. 钛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弹性,这使得它在吸收骑行振动方面功不可没。用钛合金制作的车架具有非常良好的舒适性,而且钛是一种具有记忆性的金属,它在自己的形变范围内几乎具有无限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购买钛合金车架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笑)一般来说,在专业的使用条件下,铝合金车架的使用寿命是2年,钢车架是8年,而钛车架则可以达到20年左右。
3. 在正常的条件下,钛几乎不会发生腐蚀的现象。
有其利就回有其弊,钛合金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目前来说最头痛的就是一个字:贵!!
按照金属的含量来说,钛其实并不是稀有金属。可是自然状态的钛元素一般以二氧化钛的形式存在着,提炼加工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并花时间因此成本高。再有溶接加工极为困难,因为钛和氧的亲和力极强,和空气接触后马上变成二氧化钛,而二氧化钛硬而脆,该部分的强度会不断下降。必须用惰性气体小心焊接。通常所说的Tig焊接是:(Tig:钨、惰性气体的略语)用钨电极及氩气体进行弧焊接。钛的焊接必需隔绝空气下进行。由于以上原因钛车架价格很贵。一般国产的航轮和宝钛的3/2。5的 钛合金车架的价格大概在3000元左右,而如果象AIRBONE或者LITESPEED的钛架的价格甚至上万。但是如果考虑到钛架的使用寿命,这个价格也就不会感到那么离谱了。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科技材料使用在自行车上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严格来说碳纤维并不是单纯的碳元素,而是碳元素经过编织加工后利用环氧树脂粘和加固的一种混合物。早期的碳纤维由于技术上面的原因,使用的环氧树脂甚至会在阳光下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优秀材料的种种缺点在被逐渐克服。比如德国的K车架就使用了高级的16K的碳纤维,这种碳纤维的强度甚至超过了钢材,并且拥有终身保用的质量承诺。
一般来讲,碳纤维作为自行车的材料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极轻的重量:1200克左右的碳纤维公路架已经到处可见了。由于碳的质量仅有1。6克/立方厘米,所以制作1公斤左右的车架已经不在是梦想。
2. 吸收冲击性能好。碳纤维可以有效的吸收震动,并且保持很好的刚性。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很好的竞赛级的材料。
3. 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车架。和一般的金属车架的制造过程不一样,碳纤维车架一般是先制作模具,然后在模具上付上碳纤片,最后用环氧树脂进行粘固。这种制作过程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作成风阻极小的车架。
目前这种材料的毛病主要是以下两点:
1. 复杂的应力计算。构成碳纤维车架的是碳纤维,它的特点是拉伸强度强,但剪断强度弱,加工时需要进行复杂的应力计算(纵刚性、横刚性),根据计算把碳纤维片重叠成型。一般来讲,碳纤维抗面的冲击相当好,而抗穿刺能力就很差了。就是说你横摔竖拍不要紧,就怕的是横摔竖拍的过程中碰到一两块锋利的小石子,那可就不是拿去焊一下就可以解决的了。
2. 价格昂贵,和钛合金相比,碳纤维车架的价格有过之而无不及,向顶级的碳纤维车架的价格都要上万,而科那哥的C40和C50的价格甚至超过2万元。这主要是因为碳纤维车架的制作过程需要很多的手工,并且报废率很高,造成成本的大量上升。
从外观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把这几种材料的车架区别开来。风格粗犷,造型狂野的是铝架。
管体纤细,骨感十足的是钢架。而那没有任何涂装,浑身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就是钛架。碳纤维的表面则覆盖着各种3D布的表层,极具现代感。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0:15:56 | 只看该作者

自行车链条使用知识问答

大盘、链条、飞轮三者谁的磨损最快?  只要不使用单一固定齿,经常活用变速,三者之中磨损最快的是链条,其次是后飞轮,最后才是大齿盘。



链条磨损的真正情形是如何?
由于拉力以及带动飞轮的力量,主要是磨损到链条内环目的内环,并非外链片。



链条磨损到怎么样的程度需要更换?
一般来说,拉伸率达到1%,就超过标准,必须更换链条。而测量上也是以此作为标准。



什么样的情况会增加链条的磨损?
踩重齿、变速使得链条过度斜向、过多油泥在其中,都会让内环磨损增加,或使得插销及链片孔位扩张,而增加了拉伸率,减少链条寿命。



如何延长链条的寿命?
除了经常性的清洁链条及润滑之外,一组飞轮可以搭配使用两条链条,定期每1000公里交换使用,将磨耗及拉伸率分摊在两条链条上,但要注意拆装链条的细节,以避免断链。



S如何避免断链条的危机?
多数的断链条是因为在结节链条时,发生安装的错误而让链条产生弱点,必须先了解自己所使用的链条为那一款,是否需要特殊工具?在安装链条前要详阅说明书,或请专业店家处理。避免使用变速时让链条过度斜向,若同时又加上急变速、急加速、与爬坡,这是最容易断链的情况。




链条安装时该注意的事项?
目前新一代的链条,多设计为铆接方式,插销两端加大,以增加斜向时的传动力量,此类链条不可直接拆打,安装时必须使用指定的插销或「快扣」。而旧款的链条,插销两端为平面,只需要使用专用打链器,在安装时对准「目」的孔位,点上少许润滑油,即可顺利打入,之后稍微施以侧向力,确定该目链条运转顺畅即可。



该重复使用同一个「目」,来拆装链条吗?
新款的铆接式链条如Shimano HG 73、93,链条的任一目只要将插销打出,就会破坏插销及外链片,因此比须选择同一目来拆装链条。但理论上使用同一目来拆装链条,又容易产生外链片扩孔的问题,因此旧款的链条如Shimano IG 90、30,为防止外链片扩孔,则应挑选不同目来拆装链条。


KMC之类的「魔术扣」安全吗?
由于9速及10速发展的趋势,铆接式链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在不能随意结节链条的情况之下,各家使用不同的方式安装链条,Shimano使用专用的插销打入,而其它厂商则开发免工具的「快扣」,「快扣」的设计与使用目前都已经十分成熟,强度甚至于大于一般的链条目,但同一片「快扣」的使用及安装,也有次数限制。


链条与飞轮一定要使用相同品牌吗?
不一定,比品牌更重要的是链条宽度对应到的速别。各品牌对于8、9、10速的链条宽度各有不同,看了几个品牌之后,8速从6.95mm到7.3mm、9速从6.6mm到6.9mm、10速从6.2mm到6.6mm,看的出来某些品牌的设计,是想跨界两个速别,因此让链条速别产生向下兼容的效果。


不同速别的链条飞轮可以通用吗,9速的链条可以用在8速的飞轮上吗?
理论上链条是可以向下兼容,但8、9、10速的链条宽度各有不同,主要是为了对应到飞轮间隙的不同(Shimano9速及10速的齿片厚度也有不同),9速的链条是可以用在8速的飞轮,但因咬合产生间隙,可能会产生变速不顺或噪音。因此并不建议跨速使用。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0:20:30 | 只看该作者

对车速影响的性能顺序是什么?

撇开人的因素,在自行车的组件中对车速影响最大的几项是什么?车重?自锁?轮组?传动?我的个人感受,从提高幅度上来讲,而不是重要性上来讲
  1.自锁,起码提高你50%的速度,我不用自锁和别人一起走AVS25就很辛苦了,用了自锁,一般单人AVS35左右还是可以的,能保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用自锁提高的速度最快,而且高速的时候不会踏空,就是解锁需要练习,新手摔车的非常多
  2.车架,其实五通那个地方的硬度很重要,我用过200一套的铝合金架子带叉和碗组,也用过3000多的TCR的架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架子的硬度是有区别的,但是这种感觉是在很快的速度,而且大力摇车或者快速通过的时候感受到的,在速度很低的情况下感受不大,五通在大力蹬踏的过程中会变形,如果五通很硬的话,会很少卸力,你的力量可以很好的传递到后面去 ,而不是部分被五通的弹性所吸收,所以,五通那个地方做的好,架子会很好骑,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蹬就感觉后轮有劲!另外一个好架子的尺寸和工艺也很重要,用小架子可能会被束缚不好发力,用大架子会导致不好控制甚至发生危险,这些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你的架子尺寸非常重要,还有,架子的设计,隐藏碗组现在用的越来越多了,并不是说比那种箍式的碗组就好多少,但是的确你可以感觉到,同一个档次,用隐藏碗组的车子就是转动灵活一点,车首那里也简洁好看一些,当然,有些好的碗组是100左右的隐藏碗组无法代替的!(比如KING的碗组,体会过一次,在我们那么粗暴的使用和拆解下。仍然完好如初,就是重了点,朋友的那套要200多克,但是的确结实)另外架子的角度和设计,比如有的偏重平地,有的偏重爬坡,有的2者都有,TT的车子样子更可怕,总之一个好的你该用的车架子,应该是五通硬度高,车头管和后叉钩耐冲击,尺寸适合你,使用环境适合该架子的设计思想,就是一个好架子!
  本来我想把架子放到第三的,因为我认为轮组对于提诉更重要些,但是车架是灵魂的思想还是影响了我,不过和自锁想比,提高速度车架子还是不如自锁来的快,花的钱少,所以自锁第一,架子第二!
  3.我认为是轮组,其实无论是爬山还是平地用还是综合型的,都希望轮子有这样的性质,那就是在一定的重量内,轴心越轻越好,轮子的重量都尽可能的集中在圈的外侧好,因为只有这样,在同样的速度下,圈的惯性更好,越不容易降低速度,有的特别轻的轮子,给我的直接感受就是,反映非常灵敏,一发力马上速度就上来,但是一停止蹬踏,车子就明显速度失去的容易的多,很快就慢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轮组轻的反而没有重的跑的快和稳当的原因,一套好的轮组,无论是自己编的还是工厂出品的,都喜欢用很轻的中心和重量适当的外圈,而且风阻小,我用过那种SUN的足有5-6CM厚的铝合金的大刀轮,是训练用的,国内也不是很好弄到的,重的要命,踩的时候反映也慢慢的,但是速度上来后相当好保持速度,稍微一用力可以跑好久,速度也可以很好的保持!所以一套好的论组其实很重要,个人推荐,如果是新手,车子又准备花费到4000以上的话,就买CB的R400好了,具有接近甚至超过工厂轮组的重量和性能,又具有自编的可修复性,爬山很在行,用稍微重点的轮胎或还是当爬山的用,平地效果也出色的很,当综合型轮组用合适的很!至于那种特别偏向平地和爬山的轮组,反而适应性不强的!一套好的轮组,根据我的经验,AVS提高个2-3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一开始用的是非常便宜的自遍系统,换套好点的轮组,AVS提高个5-6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我把轮组放到第三位!
4.我认为是轮胎,我用过19-45C的所有700C系列的胎,感觉的确是轮子越细,C数越小速度越快,注意,我说的是AVS的速度,不是最高速度,很奇怪的是,我用过那么多车子,最快的速度都是在60左右,昨天下午用别人的760一努力,加上一个大下坡,也是到了60左右,和我用公路的车最快速度差不多!而轮子越细,AVS的确越快,这和轮子的阻力减小也是分不开的!这是说轮子的宽度,我现在就用20C的了,因为19C的不是很好买,18C的听说过,从来没有看过,而我老爸的郊游车因为要带上阿姨,他还有我弟弟,一共300斤的重量,所以一般都是用38-45C左右的轮胎,不过平时都是我骑!
  但是,并不是说25C的换了20C就更快,这个时候看胎,管胎说不好,就用过一次,体会不深,而且那个家伙胎粘的也不好,没太好的感受,但是对于冲气的胎,还是感受很深的。胎好不好,先看抓地力,还有减震性,然后是防刺穿能力!好的胎,会牢牢的抓住地面,哪怕是有水的路面也很老实(这点光头胎不行,但是要是晴天,光头胎比谁跑的都快,刚买了2条26*1.20的山地光头胎,前天出去玩,“侮辱”了一下一些一般的公路车)用这种胎的感觉就是,车子压在地面上,风从耳边掠过,只听到轮胎和地面连贯而又细微的摩擦声。用MICELIN PRO RACE的那段时间,我几乎都是在担心高档胎的快速磨损,和别人说M不如V抗扎耐用和M出色的抓地力中度过的,用了1年,仍然很好,后来卖了公路车,胎留下做个纪念!所以,好胎抓地力一定要好,一套抓地力好的胎,可以弥补25C和20C的差别,用过50一对的正新20C的胎,和PRO RACE一样细,但是那种感觉和换了车一样,手马上开始震的难受,甚至觉得轮子的反映都慢了(这个很好理解,PRO RACE的胎,我的那对是209克/条正新的要在350克/左右)而我用维多利亚的罗马系列的胎做平时使用,尽管只有23C,但是总是比我以前同样状况下用20C的正新或者是建大胎感觉好的多,速度也相当,甚至更快一点!)
  所以,这里我说明了C很重要,但是在C相差不大的时候,抓地更重要。还有就是吸震性,好的橡胶可以吸收很多震动,我在使用一些便宜的胎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车子的震动增加,而换上好胎后,其实就是换上PRO RACE后感觉震动就小了很多,(不是说只有PRO RACE好,而是高档胎中,我拥有的最高档的而且用了1年的只有PRO RACE,其他的一些用的不多,或者都是用别人车子时候感受的不是特别深!)因为震动的减少,所以可以很舒适,可以跑的更快而不担心震动太大自己受不了
  最后是抗穿刺能力,大家都说 V做的好,我用M的感觉也不错,一年就扎了2次,这个不好说 ,用KEVLAR的胎现在是越来越多了。据说有的高档的用了5层,不过是胎就有扎的时候,一般来说,高档的胎这点做的都还可以。
  最后说重量,胎轻可能就要做的薄,就不耐用,但是反映快,因为轻,体力消耗也小,胎重可能胎冠很厚,很耐磨,但是反映就慢一点。体力消耗稍微增加一点。折叠贴因为不用象普通胎那样用钢丝边来做固定,所以轻了不少,但是也不是很容易在边上坏掉!看胎的档次高低了
  现在让我最满意的就是PRO RACE了,因为我用过的胎中,MAXXIS的不是很耐用,价格偏高,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且好点的胎在国内买不到,KENDA的有好的折叠苔,但是国内不常见,V的东西的确很不错,耐用,抗扎性能好,抓地力也不错,用过很长时间的维多利亚的罗马系列的胎,100/条,不是很贵,也很轻,200多克,也很抗扎,而HUTHISON是让我很失望的,因为贵的要命,甚至有600/条的胎,可以买2个PRO RACE了,重量是轻,但是不耐用,很容易磨损,可能就是专门为比赛准备的贵族胎吧,我是消瘦不起了!
  所以,一条轮胎在抓地,减震,防穿刺,重量上要求都很高的,好的胎也是在想办法把这4个性横中和 在一起,大家一定还希望价格很便宜,特别耐用,翘胎的时候不用太费劲!可惜,这7点无法共同保证啊!我买的时候PRO RACE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价格很不正常,2条只要了350元,还送了M的胎垫。正常都是要在240-300/条的。抓地一流,减震很好,一年扎2次,算不错,重量:209克,很轻的了,因为买来价格也还很好,算便宜,耐用吗,用了1年,跑了10000公里,现在看来再用5K公里估计不回有问题,及格,翘胎很方便,配合MAVIC的圈,记得那次扎的时候,跑着跑着感觉后轮不对劲了,气放完了,用手一拽,就下来了,装的时候用手稍微使劲一点,也差不多!
  所以,个人意见,把轮胎放在第四位!

5.说传动系统,和一些其他的提高速度的一些办法,当然很零碎了,什么都有,也分不出主次来,就一起说了
  传动系统,有不少人会说ISIS的硬度比方孔的高,这个正确,你可以这样想,中州就是一个杠杆,越粗当然越结实,有人说ISIS的比方空的更轻,这个也对,个头越大,可以更好的在中间镂空!也就可以做的更轻,现在一体中孔也成气候了,价格也开始平易近人了,这个更对,杠杆都和作用端从兄弟关系到一体了,当然更硬,不过我要说句让人伤心的话就是,当水平不是特别高和不是追求秒的差距的话,他们的表现差距不是太大,CP现在还没有ISIS系统,但是CP的东西一样很硬,不比一些ISIS的系统软(这个可能和意规的中州比日规的粗壮很多有关系,另外CP的轴很窄,103MM的不少,一般SHIMANO的109.5的很多。你可以这样考虑,杠杆很粗,而且很短,当然不容易折断,强度很高)
  另外就是牙盘,有人说曲柄不能软,有人说盘片不能软,道理和中轴和五通一样,就是在大力气蹬踏的时候,越不容易变型越好,因为变形就卸力,吸收蹬踏的能量。软不软的事情,其实在你力气很大的时候才能感觉到,AVS上到40左右的时候再说好了,一般的车子我们还是踩不出软的,当时他们的确对你的速度有一些影响,但是非常细微了。没有前4个因素影响那么大,对于比赛选手来说,分秒必睁,当然很重要了。但是我想国内的一些比赛还没有到1秒钟压过几个人的时候,所以爱好者看钱包提示,不要一味的乱花冤枉钱!
  一般来说,CNC的尺盘比冲压的尺盘要硬,你可以这样想,从一个大土豆上片一片土豆下来,比你把一个小的土豆块用菜刀拍成一片比起来,自然要结实一些,材料好自然也硬,比如7075CNC的东西,显然比普通的钢冲压的好太多。曲柄硬度和材料也有太大关系了。影响碳曲柄的轻,而且硬度还好,而且还能起到吸震作用,但是贵的要命!爱好者们根据钱包选择,用过才知道,不要相信别人说怎么软怎么软,比如我最开始用仿闪电的100元的盘,后来换了SORA的大盘,别人和我说,SORA盘比闪电好太多了,结果是:闪电的盘和SORA的盘几乎一样重,都是铝合金曲柄钢齿片,换上后,我几次和别人出去玩,都没有感觉出来和换了闪电有多大的区别,也的确没什么区别,所以,现在刚入门的,问我选择什么,SORA的要吗,105的要吗,我都和他们说,SHIMANO的抵挡牙盘就是弱项(UT DA不包括),100买假闪电,高档点的上TV什么的,轻,硬还好。他们就都叛变了!
  至于什么前后拨啊什么的,手变啊,刹车啊什么的,对车子的速度没有什么影响,重量上有点差别 7700 425克重量,SORA 450克重 ,UT的耐用,却要485克的重量,但是这些对于你的车子的速度影响小的很,车子上甩多点泥点子,换个好点的胎都可以弥补这点重量的不足,但是花费的钱,可就不是那么点了!SORA的后拨可以很好的支持7-10速,我都试验过,只要100员,265克,4400的后拨要180,也是265克,只是材料上有点进步,UT和105的好象是228克,却要300多了,DA的轻啊 195克,可是要600的价格,爱好者还是看钱包为好!
  链条上也不说,DA的可以考虑,因为便宜才160/条就用个DA的,满足大家虚荣心,SRAM的也很好,带魔术快拆的,也才300不到,什么都方便。重量比DA轻一点,而其他的HG系列和IG系列的还有KMC系列的重量差距不大,强度上差距也不大,爱好者说自己总能踩断链条的不是乱发力踩车子就是链条装的不好。
  在我的升级和使用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一些高档的零件比一些入门的差距有多大,至少没有金钱上价格差距的那么大,20/套的JAGWIRE的台湾线没有见的比SHIMANO一套大概要50的线在速度上有差距,当然,更高档一些的变速线管和线的确给我有很深的印象,的确好用的多,但是比赛不是看谁变速快,润,骑在车上的是人,给自己的力量升级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否则,阿壮下来,车给你,你也是落后。
  所以我说,传动系统对你的速度影响不是很大

其他的提高速度的就是一些很零碎的了,
  A。比如车子的各方面尺寸都和自己的身体吻合,使用舒服,自然速度会快,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调节身体和车子适应上
  B.车子要非常舒适,比如吸汗减震的把带,碳叉子和硬而不颠架子,碳杆,舒服的座包(意大利的有太多选择),总之,你要明白一点,舒服的,合适的,才能保证你的快速,而即使不要求高速度,尺寸合适和舒适也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对2000左右的人门车也建议他们用碳叉子和意大利产的座包和贵一点的把带的原因,这些可以让你最舒服,舒服才能骑好车
  说一下为舒服升级的经验:先是把带,比如GINELLI最近的那种工包的40元的把带,40员买个一线牌子,简直是馅饼。而且把带投资最少,效果也显著,你的手最先把良好的感受带给你!
  然后是坐垫,屁股很重要,前列腺很重要,要宝宝,DD很重要,投资稍微要高一点,比把带贵一点,但是值得啊。140的VIPER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穿骑行裤子,一般100公里左右,PP不会造反的
  然后就是碳叉子,半碳全碳在减震效果上是一致的,重量上有点差距而已,没钱也买个CB的280的密纹叉子,手上的震动马上少了很多,手很舒适,屁股不疼,胳膊不麻,你还不骑快点啊?
  最后是碳座杆,放在最后为什么呢。把带花的小,效果快,换好坐垫的效果又比换碳杆子来的快,用碳叉子是因为效果也比碳杆子强,至少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你换了前3样后再换碳的杆子,屁股的感觉区别不是太大,但是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有钱还是换了好!
  所以,要为车子舒适升级:顺序是:把带-坐垫-碳叉-碳杆


C.就是骑型服装,我的体会是:骑型裤和上衣非常有用,尤其是那种带背带的裤子,有了裤子后,你的屁股才会很舒服,而且因为那个垫子的造型,你的屁股才会老实的坐在坐垫上,而不会前后的来回动。也因此有了一个固定的蹬踏位置。而带背带而不是那种半截的卡在腰上的裤子,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你的腰很舒服,不受影响,而且呼吸也顺畅。上衣用的专业面料可以让你的汗水迅速的排除体外,保持干爽!而且贴身的设计,可以降低风阻,有人穿那种大的运动服出来骑车,后背兜风,鼓的和气球一样,能快吗?  D.学会适当的变速,保持一个高速度,其实靠的是一个固定的蹬踏频率,比如你用53带17,因为路矿好,你的频率有提高的趋势,比你的固定频率有所提高,换53-16,你就会回到了一个固定的频率,而爬坡了,你用39带15频率有下降,换39带16,不行换17,总之固定到一个你习惯的灯塔频率上,你的速度就会很快,而且体力消耗不大!专业选手为什么追求10速,还要11-21,一点一点的增加,要的就是细腻的过度,来保证自己的蹬踏频率是一个固定值!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一看是下坡了,就53-12的狂冲,看到是爬坡了。就马上疯狂的变成39-23,那么你可以开心了,他不会变速,你就等着他体力透支超过他就可以。我的车子是SORA的8飞系统,前面是52-39,后面是8飞 12-13-14-15-16-17-19-21,有人嘲笑我,不用9飞啊,不用3片大盘啊,我在东北,这里都是平原,我还没有碰到过39-16上不去的坡。用3片的没有必要,用9飞?
  9飞也就是12-13-14-15-16-17-19-21-23,我承认,比我多了了23的飞,但是我自己连21的飞都从来不用,只用39的单小盘后,从来只用到12-16这几片,后面的都拆了3片。你说9飞比8飞变速细腻,我都用不着,9飞自然是多余的,但是你说我的车子变速不细腻吗?我可以向你保证,一样细腻,就算是最新的DA7800的10飞,11 -12 -13 -14 -1 5-16 -17 -18 -19-21-23,去掉开头的11和后面的23,不是也一样吗?何况我52-11一般都睬不动,19以上的飞都没有用过,所以我的变速系统一样细腻,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换的要细腻些呢?这个也可以理解,比如8飞的,有12-30的
  用的是12-14-16-19-21-25-28-30,大致是这么个范围,有一点的差别,这中自然变素不细腻,12-21的空间内只有5党,而我的12-21的空间内有8挡,自然细腻的多,而且常用的12-17的范围,我有6片,也是一个齿一个齿的增加,所以我说,我的8飞和那个8飞是不一样的。我的12-21的8飞和9飞的一样细腻,也不比10飞的差多少!
  好了,学会变速就说这么多,所以我还是认为8飞足够用,我的8飞可以当10飞用的!当然,细腻的变速是关键,12-30的8飞至少对公路是不够细腻的,我们东北用12-21 8飞非常适合!

[ 本帖最后由 luoxz 于 2008-9-11 00:23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00:29:55 | 只看该作者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
在店里经常有车友问我内胎的规格问题,试着简单介绍一下,方便车友,同时也作为以后的骑行者新店员培训资料。
1、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
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26×1.95(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1.95指的是断面宽度),700×23c这样的字样,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
一般内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说标有26×1.95~2.1的内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2.1范围内的外胎。
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
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
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
我们原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我小时候用来做弹弓的弹性材料,大部分都是用英式嘴的气门芯橡皮管做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  

法式嘴(F/V)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但也比较脆弱,我打气不小心弄断过几个了。      

我们见的摩托车内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称摩托嘴。美式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嘴。美式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车摊和摩托车维修处也都可以打气,最适合自行车旅行郊游使用。
气嘴长度:
标准美式嘴的长度是2.8cm,法式嘴的长度是3.2mm,(上面的数字记的不太清楚了,回头查查如果有误再做修改)我们要根据车圈的厚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气嘴,气嘴从车圈突出来部分长度方便打气即可。
3、自行车内胎厚度
不同厚度的内胎适合不同的情况使用,以建大为例,一般厚度的内胎时0.87毫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0.73、0.6、0.45毫米厚度的轻量化内胎,也有1.2、2.25、4.3毫米厚度的加强型内胎。 轻量化内胎主要用于自行车速度竞技上,轻量化的内胎可以减少轮子转动的重量。因为厚度减轻了但强度要求不小,所以价格上比普通厚度内胎要贵。 加强型内胎用于高强度使用,比如高强度山地越野、DH、BMX等,4.3mm的超厚内胎内薄外厚,极粗极重,看着很有信心不爆胎,海师傅当时一看就说简直就是一个外胎。骑行者曾经销售过,购买的肯定是对补胎极其厌倦的车友,购来用于自行车旅行。一般的骑行,我们使用普通厚度的或是稍厚的内胎即可,很多车友不了解,以为贵的一定结识耐用,在做旅行用途时候也选购轻量化内胎是不对的。
4、自行车内胎材料
一般常见的为天然胶和丁基胶,丁基胶耐高温性和延缓老化都比天然胶好,使用寿命长。同时,气密性也好很多,所以中高档内胎基本都是使用丁基胶做为材料。一般修车摊上几块钱的都是天然胶内胎,目前在骑行者销售的都是丁基胶内胎。
5、自行车内胎补漏液(也叫防漏液, 内胎补漏液可以购买回来自己灌注,也可以购买已经灌注好补漏液的内胎。曾经一个车友从骑行者购买了补漏液内胎,刚骑走一会儿就推着车回来,扎胎了,责问海师傅怎么补漏液内胎扎胎还漏气。其实内胎补漏液仅能自动修补较为细小的孔洞,同时加强内胎的气密性,对于一般的较大扎胎是没有办法的。
6、自行车内胎品牌
自行车内胎品牌同时也是外胎和骑车轮胎品牌,目前国内车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建大/KENDA和正新/CST(包括玛吉斯/MAXXIS),也有少部分使用朝阳等国内品牌论坛,也有少部分使用米其林等欧美内胎。建大和正新这么受国内车友欢迎,可能和他们的内胎性价比高有关系。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车友说建大胎好正新胎不好,或是相反的言论。其实这两家轮胎工厂都是世界最大的车胎生产厂家,产品质量都是可以放心的。建大自行车轮胎生产规模估计是世界第一了,其品质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很多其他品牌的轮胎也是他们代工的。建大的美国市场总经理今年年初时来过骑行者,他骄傲的告诉我:经过他9年的努力,KENDA已经成为美国销量第一轮胎品牌了。正新也是实力很强的企业,据说在在一段时间和建大竞争处于劣势,并且品牌形象受损,后来新注册玛吉斯/MAXXIS品牌,经过不懈努力,也成为世界最著名品牌之一!这两家对头商家很有趣,他们和台湾另外两家著名整车品牌的关系和地位都是很相象,并也是分别和这两家整车品牌有不同的特殊关系,有兴趣的车友可以猜猜是那家和那家好!
9
发表于 2008-9-11 09:39:1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大家认真看完,肯定有所帮助
10
发表于 2008-9-11 14:43:46 | 只看该作者
970后拨不好使  我得已经踩烂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伙户外◁

本版积分规则